更是严重短缺,大量依赖进口。
有少数厂家能生产部分,但产能和性能始终跟不上庞大的市场需求。
……
市场大环境、产业大环境、贸易大环境如此,陆羽能做的,也只有让自己公司和公司的项目,尽可能的使用国内厂家的产品。
至于说研发先进传感器生产技术,然后授权给国内厂家,全面提高传感器行业技术水平,陆羽表示现在小桑河的重心不在这方面,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何况传感器同属半导体行业,制造一个高精度高性能传感器,需要从原材料制取、制造工艺这些方面全方位入手,哪一个环节落后都会影响传感器最终的性能。
不像收音机的天线,加大加粗加长就可以了。
那么多产业链的事,仅凭一个人,怕是要把老牛累死在田里。
市场,才是最好的推进剂。
等普通家用机器人或者外胳骨技术成熟,能大规模投入商用,为了进入供应链体系,这些生产厂家自然会想办法提高技术,提高产品性能。
人都是逼出来的,有时候不逼自己一下,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等,拿,靠,从来不是技术进步的推力。
在科研上,拿来主义更是要不得。
陆羽在办公室处理了一会儿工作邮件,起身出门。
有一段时间没去看各个材料研究项目,对他们现在的研究进度,有点好奇和期待。
在头脑风暴打破固有思维的活动下,加上之前自己也有过或多或少的暗示,专利倒是每天都在申请,实验数据也在不断累积,但材料领域重大突破,似乎暂时还看不到影子。
这有点不应该,陆羽边走边琢磨,是不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
对有些材料研究项目,陆羽印象相当深刻。
比如朱俞烽团队的碳复合物,当时意外发现这种材料的时候,还让研究过钙钛矿的任成鸿配合,旨在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再比如对固态电池特别上心、研究新材料的袁曜文团队,同时研究好几个传统基础材料的鲁兴团队。
这些研究项目,每一项的应用前景都十分广阔,倒不是会因此带来多大利益,到了陆羽如今这个地步,钱的具体数字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陆羽更在意的是,这些材料研究项目的突破,能带来哪些改变和不同,能不能让他离太空更近一步,哪怕只是很小一步。
他想去近地轨道看看蓝星美丽的轮廓,想去月球表面远眺和回望人类的家乡,还想去火星,甚至更远的星球。
每次在晴朗夜空中看到各种星光的时候,陆羽都无比憧憬和向往,按捺不住内心里的震撼和渴望。
太阳系对人类来说,已经这么大了,但它和银河系相比,又小得那么可怜。
只是位于银河系一个支臂本地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64万光年的一个渺小恒星系。
它在银河系中,仅仅只是上千亿个恒星系其中的一个,绕银河系中心运转一圈,时间也不需要太长,25亿年罢了。
而在本星系群中,距离我们最近的大星系是仙女座星系,也不算太远,254万光年。
换算成公里数的话,e,差不多大概也就那样吧。
仙女座星系有没有仙女,陆羽不知道。
陆羽只知道,仙女座星系包含的恒星,远超银河系,多达上万亿颗。
而这,对于现在可观测到的宏观宇宙空间来说,相当于我们才刚刚走出家门。
……
陆羽一点也不怕走出家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危险,他只怕永远被困在家里,只能通过窗户往外看,但却始终走不出去。
当然了,这只是偶尔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