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最开始沉醉于快速修行和迅速强大带来的迷失感,如今的他已经能取长补短,也能借助元神演法正视彼此的距离和所需。
当自身不断勤学苦练靠近,这种距离不断缩小。
这也让他真正将快速修行而来的能耐转成自身具备,少有了不稳重和不踏实感。
这是区分太吾修行和自身修行带来的好处。
李鸿儒也不知自己这种防着的心态到底有没有用。
但他并不能成为某种借力工具的傀儡。
天赋能力不例外,太吾也不例外。
除了不断跟随学习,他还有一册《炼经》的修行。
即便某天江郎才尽,仲永泯然,身体内完全剔除了太吾的作用,李鸿儒也具备可观的实力。
向来只有人用工具,从来就没有工具牵引着人前行。
这是一个主与次的问题。
李鸿儒觉得自己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分清楚主次,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己,也不担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