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信的音律水平很高啊!”评委们小声议论着。
“嗡嗡……”琴声继续响起,浑厚的前奏让人有沧桑古朴之感,接着曲调开始悠扬华美,似乎在诉说衷肠。演奏至后半段,忽而高昂、忽而静美,犹如抒发心中情感之变化。
随着最后一个“按音”结尾,人群中立即响起称赞之声。
“好!整段曲调,有清洁无尘之志,厌世空明之趣,亦有婉转抒情之意。不愧是嵇中散之作,颇有寓意啊!”院长柳杰听完,不由抚掌称赞。
“柳院长所言极是,嵇康嵇中散一向怡景寡欲,不同寻常,此曲正是个人心志之感。”
“柳信之琴声与自然融为一体,此般技艺真是难得啊!柳家之琴技确实高人一等。”众人纷纷夸赞,气氛热烈。
十分为满,柳信的得分平均都在八分左右。
有了柳信的开头,后面上来的学子都铆足劲卖力演奏,有的人弹琴、有的人弹古筝、有的人吹奏笙箫、还有击鼓、吹笛等,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第三十位轮到裴家的一名子弟,演奏的是古筝,也获得不少人的赞誉。
第四十九位是柳家的柳言演奏,也是木琴。
与柳信相似,手抚琴弦静默片刻然后开始演奏,忧伤的琴声传出,人群立即低语起来。
“竟是汉臣蔡邕所着《碣石调?幽兰》。”
“是啊,此乃传世名曲,此曲的曲调十分清丽委婉,节奏缓慢悠扬,需细细品味才行。”
“此曲虽抑郁伤感,但却哀而不伤,如入宁静致远无人之境,令人归于平和与安详。别有一番典雅清净、悠远旷达之意境!”
柳言演奏的这首曲子分四段,第一段是引子,曲调深沉,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节拍较自由;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题:其中第二段与第三段采用了泛音与按音交替出现的音乐旋律,在音色上有较大的变化和对比,表现出谱曲者内心的感慨;第四段大部分都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调明朗,象征着光明即将来临,表达谱曲者通过兰花的性格看到了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未来。
整首乐曲节奏缓慢,力度也并不强烈,表现了空谷幽兰那清雅素洁及静谧悠远的意境,表达了抑郁伤感而又充满希翼的情绪。
演奏完,人群立即爆发出阵阵喝彩,柳言的演奏水平比之前所有人都高,也获得最多赞誉。
不出所料。
柳言的评分大多八分、九分,甚至还出现一个十分。
所有人之中,恐怕只有冯雁与麴瞻不屑于此,冯雁是欣赏不来这种调调,而麴瞻是看不上眼。在冯雁的影响下,麴瞻受到许多后世音乐的熏陶,审美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此刻,如果有人演奏一首《信天游》或者《我的太阳》,兴许麴瞻还有兴趣听听。
柳言之后,再也没出现高水准的演奏,甚至有些演奏水平低的,被人哄笑。
终于轮到麴瞻上场,坐在木琴前,麴瞻脑子突然混乱起来。
本想演奏一首带爵士味的曲子,又觉得太超前,怕那些评委欣赏不了。
之前想好的一首,总觉得差强人意。
因为曲子太多,麴瞻竟不知道该演奏哪一首。
“哎,到底该演奏哪首曲子呢?以前演奏过很多次的曲调,不新鲜,没意思。最近学得好像没几首,师傅近来也没教。咦?昨天师傅冲凉时嚎叫那首曲调不错,什么你把我灌醉,我把你按倒,我褪去你的上衣,我脱下你的……不可,虽然好听,但不合时宜。哎……真是愁死了,会的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麴瞻现在犯了纠结症,一时竟想不起演奏什么曲子。与此同时,人群也开始议论纷纷。
“这家伙干啥呢?怎静默如此长久?难道是学人家柳家子弟,感受人与琴之玄奥?”
“我看京师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