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暴露皇陵位置引来盗墓贼,本有心将这些工匠进行殉葬。
为何秦始皇没有对这些工匠进行殉葬呢?正是秦始皇驾崩时,当时的秦始皇陵还未建成,所以当时参与修建皇陵的工匠也就没有被强行殉葬。
在后来的王朝当中,皇帝都为了保守自己皇陵的秘密,都将参与修建的工匠进行殉葬,在让工匠进入到了墓葬当中后,堵死出口,让在密闭的皇陵当中自生自灭,这样的方式实属是惨无人道。
逃出生天……
对于修建皇陵的工匠来说,这无异于自掘坟墓,给自己修建了一条死路,自然也就少有工匠愿意尽心尽力为了皇陵而努力工作,更别说这让人主动送死的举动。
但朝廷可并不管工匠卑微的性命,而是更关注能够修建好皇陵,给自己的为官之路带来更好的好处,或者说若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负责修建皇陵的官员也就性命不保了。
所以为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和自己的项上人头,官员不断四处抓工匠,为皇陵的修建筹备,即使工匠再不情愿,只能被迫选择接受。
开始修建时,为了能够多活一段时间,工匠们并没有那么积极,依旧是不情不愿的修建着,但随着在修建过程,工匠们发现了一个漏洞,就是在修建皇陵的过程当中,陵墓当中的结构是由工匠进行制定。
这让工匠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活下去的希望再次燃起,与其坐以待毙,为自己修建死亡的陵墓,不如放手一搏,给自己留下一条生存的机会,所以工匠决定在结构上动手脚,使得工匠能够被关在陵墓当中后能够逃出生天!
拐钉钥匙……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工匠设计墓室时,都会为自己留下了暗门,而且作为手艺人的工匠,自然是要考虑到安全问题,要保证修建墓室时,暗道不会被发现,也要保证在通过暗道离开之后,暗门能够成为墓室的一部分,不会被外人随意打开,也不会辱没手艺人为了生存而道德败坏。
也是为了不会在逃离后被轻易发现,所以工匠们在日夜思索下,研究出了暗门的新机关。
通过改变暗门的打开和关闭的方式,使得这暗门本身就是作为墓室的墙体,又能够来回推开,所以对于暗门的石栓要经过长久的计算,对于皇陵的修建时长足以。
当皇帝被送入陵墓后,工匠也就被关在了陵墓当中,通过特制的拐钉钥匙,打开暗门,直到最后一个人通过,在反向将其锁起,没有拐钉钥匙,这暗门就是一堵墙……
也是,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