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只是几秒钟的时间,正德小皇帝就将前因后果想得明明白白!
你们今天既然提出了“亲王之国,皇亲巨室,粮草课税,冗食太多,盗贼出没”,那朕今天就好好与你们论一论!
正德小皇帝忽然道“史官,请停笔!”
这么一说,大家都愣了!
刘健更是勃然大怒!
皇帝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由史官记录,乃是礼法之大,岂可轻易改弦更张?
礼法还要不要?
当即,刘健就要怒斥正德小皇帝。
可他刚刚起身,正德小皇帝就瞪了他一眼。
这一眼,小皇帝用了精神迷惑之法,让刘健呆了一呆,下意识迷糊了一下。
就这短短时间,正德再一次开口说道“多叫几个史官进来,今日朕与内阁,与六部,与监察院之言,需全言记录,不得多一字,亦不得删减一字!”
“需让后世仔细看看,误国误民者,又或昏聩弄国者,君耶,臣耶?”
正德小皇帝忽然高声叫起来“刘瑾,还不赶紧行动!”
刘瑾答应一声,就去了!
很快,御书房就搬进来数张小型案几,一堆史官陆续进入,几人稍微商议,就有了纪录方案。
刘健也清醒过来!
他刚刚要发怒,还以为小皇帝是要驱除史官,眼见更多史官进入,却又讶异起来。
何止是他,众人都不得其解!
正德小皇帝再一次大声道“今日之言,需全言纪录,不得多一字,不得少一字,诸位史官可清楚?”
几个史官默不作声,只向小皇帝深深一礼,点点头就算表示知道了。
小皇帝也点点头,他自然知道史官于正式场合,不得发一言这个规矩。
“很好!刚刚韩文大人言及亲王之国,皇亲巨室,粮草课税,冗食太多,盗贼出没……韩大人,还有么?”
韩文犹豫起来。
说实在的,他诗书传家,作为宋朝韩琦宰相的后人,单从风骨而讲,是对得起那句——国家养士百五十年,当其时只养得个韩贯道者!
又或者费宏评价他士有正气,怀直道,愤世嫉邪,以身犯难,撄龙鳞,撩虎尾,不少顾恤,虽阽危濒死,得奇祸于一时,然高风大节,天下仰之,后世颂之。
风骨玉屹,奋厉充养,夙夜黾黾,以忠爱为主这些评价,他都当得起!
就连正德小皇帝也评价他——风骨王屹,举止凝重,廉靖恬退之士,守正不阿!
他刚刚说的这些话,无论是亲王不法,皇亲巨室为非作歹,兼吏员冗多,天下处处盗贼,都是出于本心!
但小皇帝这番作态,这番出人意料之外的举动,让他犹豫起来。
因为,于他这般高风大节之士,自然晓得一件事——诸如正德小皇帝这种人物,实乃千古罕见!
其不但有明君之姿,更有明君之实!
但定定神,韩文坚持说道“停内府制造,停京畿修造,专于农事,拨内库钱粮于国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