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就觉得不对劲……鉴于兵部无人主持,正德小皇帝干脆将兵部事务,先托管给了李东阳。
满满当当几万人,借着戍边轮换的机会,羽林卫人去楼空,除了个薛翰还装模作样呆在京城,没人知道南京卫所,已经换了个遍。
当朝智者,一下就看出了玄机;小皇帝这么一说,李东阳立即知道,无论大家是否同意,怕是小皇帝都会这么干!
当然,他误会了小皇帝。
对于“漫山遍野”的大明王爷,小皇帝肯定有心思动一动。
但和李东阳想的动一动,却不是一回事!
说白了,小皇帝觉得这些王爷们,呆在大明花花世界,除了花天酒地,给地球生产垃圾,欺压小民为乐之外,当真没多大用!
因为,藩王们的作用……可以说,除了代王、晋王之外,其他的藩王都不重要了!
于开国之际,大明藩王们坐镇一方,稳定大局,教化民众,开荒拓土,繁华一地,是有莫大贡献的。
但时间一长,兼这些家伙又能生,一直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还过的是混吃等死的日子,小皇帝就不乐意了!
等小皇帝征服一方之后,将这些藩王统统打发出去……比如大小琉球,完全可以放两到三个王爷!
比如草原,比如安南,比如金边,比如爪哇,比如吕宋,再比如更南那个极大的岛屿。
而小皇帝,也不会学汉武帝那么小气,压根不会想着自己全部吃下来。
当然,他哪怕穷尽百年,怕也没本事全部吃完。
所以,除了兴王之外,其他藩王们统统去开疆拓土,只要你们有本事,面积达到多少之后,朕就给你们封王,让朝廷承认你们的地位!
用一张不值钱的圣旨,换无数矿藏,换来疆域的扩展,换来大明的稳定,何乐而不为!
正德小皇帝调查过,大明的藩王们,有出息的子女当真不老少,只要这些人稍微用点心,小皇帝支持一下,于大明之外多百十来个王爷又如何?
只要小皇帝拥有强大的武力,拥有强大的战舰,能保持武力输出,保持贸易输出,保证双赢,就是最好的殖民方式!
甚至,比如张浚等戍边大将,正德小皇帝同样给这个机会。
当这些家伙远悬海外,自然而然会心慕中华,即使搞成当年蒙古人的汗国局面……小皇帝才不担心这种局面。
诸夏的大一统,深入人心,没看小琉球八百年后,仍然搞授勋仪式?
当然,这一切都有个前提,是大本营能支援,各个藩王能能往大明输送资源,形成一套完整的循环体系,才不至于让某些人,“春”心萌动,起造反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