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几个内阁大佬同意了收商税,开海禁,也没那么容易。
比如说开海禁,自然而然就涉及到勘合贸易。
大明往年,若非不想藩属国造反,对这个勘合贸易,简直畏之如毒蛇,避之不及。
可以说,至朱元璋开国以来,没有哪一次的勘合贸易,不是迫不得已,扭扭捏捏,捂着小心肝,心疼得无以复加,然后装模作样搞一搞!
因为,勘合贸易又叫做贡舶贸易,乃是朝贡体系的另外一种解释。
说白了,就是大明规定了时间、地点,允许谁谁谁来给大明爸爸上贡了,然后大明爸爸再赏赐一些东西。
当然,谁想来上贡,都要先派个使者,来向大明爸爸磕几个头,拍一拍大明爸爸的马屁,然后大明爸爸再给藩属国发张凭证。
当时间到了,藩属国就拿着这张凭证,来找大明爸爸要钱。
包括鞑靼人,也是如此!
鞑靼人用一些擦屁股都没用的垃圾,把大明的宝贝换走,然后去西域,或者更远的地方走一趟,就可以换无数真金白银。
偏偏,各个藩属国尝到了甜头,对勘合贸易简直趋之若鹜。
就说日本,为了与大明爸爸做交易,拿着岛上不能吃的金子银子,想着法来找大明爸爸要东西。
甚至,日本的战国之乱,与勘合贸易关系极大。
比如,前一段时间,两个日本大名,为了争取贸易的资格,双方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拽吧!
大明爸爸就是这么有颜值,就是这么招人爱!
再比如缅甸东吁王朝,为了和大明爸爸做生意,脑子一昏,竟然发动大军,要和大明爸爸开片,在开打之前竟然放言:“输了继续打,只要爸爸同意勘合贸易就好了。”
言下之意,打不过老子求饶,只要爸爸同意贸易都好说;爸爸要是不同意,儿子就继续找爸爸麻烦。
大明国力强盛,三下五去二,把东吁王朝摁在地上使劲摩擦之后,东吁王朝的老板又派人来,说儿子知错了,大明爸爸看在儿子知错的份上,再来贸易一次罢。
这就是现状!
除了欧罗巴之外,大明在亚洲这块地皮上,一直是牛皮轰轰带闪电的存在。
哪个藩属国敢惹大明爸爸,只要一个眼色,周围就一群人去揍他!
哪怕大明爸爸封海停航,这些藩属国也不远万里,千辛万苦,心甘情愿跑来大明。
刘健几人虽然同意了开海禁,但说实话,这种吃亏不讨好的活……真以为天朝上国都是傻子,实在是吃的亏多了,才搞出闭关锁国!
刘健几人就在纠结!
小皇帝哈哈一笑,道:“这有何难?但凡诸公听朕的,朕担保,国库每年至少年入一亿两白银!”
这一刻,刘健、李东阳、杨廷和、谢迁,立即与王鏊化敌为友,齐声道:“陛下此言当真?”
当然是真的,金子都没这么真!
还是那个前提,大明要有一支强大无匹的海军!
但是,细节小皇帝不愿意说。
任几人使劲磨,小皇帝只是笑,又或者拍着胸脯保证,就是不说具体。
小皇帝把胸脯拍得砰砰响,笑道:“无论是商税,亦或者海禁,暂时不宜声张,且由朕亲自操作海航,至于商税,就由刘公亲自负责若何?”
刘健老脸一苦,他望着低眉顺眼的李东阳,风轻云淡的谢迁,以及事不关己的杨廷和,心中大骂晦气,直呼几人没义气。
他更对小皇帝有怨念,谁都知晓王琼乃是天下算学名家,王鏊也精通明算,至于皇庄、锦衣卫……小皇帝手上一堆通晓计算的人才。
小皇帝竟然不把此事交给刘瑾,也不给焦芳,更不给韩文,还不给王琼,摆明了就是要拖他这个内阁首辅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