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小皇帝身边还有一个特殊的人才。
他不但熟悉漕运,精通算学,更有过一次组织远洋航行的经验。
王琼!
这个曾经在朱厚照上辈子,和朱厚照大被同眠的家伙。
夜宴之后,朱厚照连夜把王琼叫进了御书房。
“王爱卿,无论是招募人手,组织船队,训练军队,爱卿需全力以赴……”
王琼脸如土色,他不但喝多了,也被小皇帝吓到了。
世界地图,王琼当然看过,还对诸多地盘了若指掌。
当然,除了王琼之外,朝堂重臣如刘健、李东阳、谢迁、杨廷和、王华、焦芳、韩文、屠镛、屠勋、王懿、王鏊、武清、张懋、徐永宁、秦紘、张浚、薛翰、张破虏……但凡有资格常入,或者能有两次机会进入御书房的角色,都仔细观摩过世界地图。
在这个年代,哪怕软弱到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怕都有一颗开疆拓土的梦想。
更遑论,刘健敢和弘治皇帝喷,李东阳敢拿金瓜在大朝会杀人,杨廷和剑不离身,秦紘三镇边关,屠氏高手辈出,连焦芳这种被人骂焦乌头、焦黑脸的家伙,也敢和鞑靼人拼命!
大明,可以说正处于武风最为浓烈的年代!
当然,也是最敢于和皇帝顶牛的年代!
但是,和小皇帝顶牛……大家发现,每次都是自己在发傻。
王琼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情,作为小皇帝的好基友,除了焦芳之外的天字第二号狗腿子,王琼当然知晓小皇帝雄心壮志。
但他却不知道小皇帝这么干脆!
所以,王琼不敢和小皇帝顶牛,而是试探地问“陛下,各地藩王既是……财政的负累,但同时亦是朝廷镇压天下,经略天下的不二之选,倘若全委派出去了……”
评论这些藩王的话,王琼非但说得委婉,拿了个财政说事,连同剩下的话,王琼没也敢说完。
小皇帝当然明白,王琼到底要说什么!
王琼说的是,这群藩王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平时最喜欢欺压街坊,偶尔还霸占良家少妇,可作为稳定一方来说,这些人是有莫大贡献的。
就好比宁王,若是没有第一代宁王就藩江西,南昌会发展得这么好?
宁王无论开山取矿,还是铸造铜钱,或者制作瓷器,开垦农田,虽有逾权之嫌,但对于经济,却也有贡献。
更重要的是,有一位藩王镇压一方,其实是稳定一方。
可以这么说,宁王去了南昌之后,当地的土着,或者是一些部落,随着发展自然而然就融入了大明,从而减少了叛乱几率,也减少了战争。
藩王,从看事物看两面来说,也是有贡献的!
可小皇帝不在乎!
再有贡献,崇祯挂那颗歪脖子树的时候,也只是养出了一堆酒肉客,能打能拼的一个都没有!
能力挽狂澜,挽大厦于危倾的,泡都没冒出来!
再加上,小皇帝有十成把握,自己怎么都能整出几个子女来……他连自己的子女,都想着要封到广西、云南、贵州、辽东,又或者缅甸、草原,这些不曾被深度经略的地方,还在乎这些个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