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物,哪个不是奸猾似鬼,说不得一下就破坏了陛下的大计。
杨廷和不放过李东阳。
轻轻抿一口茶,杨廷和拽了拽李东阳的袖子,道“宾之,你算是礼部的负责人,合该你发第一言。”
旁人的目光,也望向李东阳。
李东阳不由得苦笑起来。
至从朱厚照经略辽东伊始,就逐渐将一些情报,开放给了内阁,导致原本消息闭塞的内阁,现在不能说对于诸如瓦剌、鞑靼人、通古斯、辽东、东察合台、东吁王朝、萨非王朝、安南、亚齐、马六甲、爪哇……不能说了若指掌,但最重要的事宜,大明重臣全都了然于心。
李东阳也明白整个亚洲是什么情况!
除了朝鲜之外,还有安南、日本、琉球群岛,算是中原文化的基本盘,儒家大儒,也会时不时选择去这些地方讲学传道,扩大儒家学问的影响力。
可在诸如草原、原东察合台,现在被改为西疆的地方、东南亚等地,委实说中原文化并不是主流。
当然,皇帝陛下要这么做,在座的人,不管哪个都必须表示支持。
因为,在儒家思想作为执政思想的年代,这是政治正确!
谁敢反对,立即就会下课!
李东阳摸摸胡子,一时间竟然踌躇起来。
他深深知道,他现在的发言,以如今的政治风向来说,绝对会被当做未来的政务大事,甚至会影响深远。
不过,这件事真这么容易?
不会激发藩属国的反抗?不会引发藩属国的敌意?不会影响藩属国对大明的忠心?不会动摇大明的朝贡体系?
甚至,不会引起周边动荡?
李东阳内心苦笑,暗暗叫苦不迭“陛下,瓜娃子,你们这是给老夫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不过,李东阳就是李东阳,立即给出了答案“鉴于事情不可一蹴而就,不妨细细讨论如何?”
这一句话,就把杨廷和甩过来的瓜,甩给了大家。
他仿似给了一个很好的提议,实则上,他压根就没给什么具体意见,众人对于李东阳的想法,也窥探不得半点。
刘健把胡子捋捋,心头也颇为赞成,他经验丰富,老成持重,对于周边局势当然清楚得很。
李东阳虽然没说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可他作为当朝首辅,如何不晓得异域文化大行其道,在当地占据主流。
更何况,刘健也颇受李东阳影响,二人对于小皇帝某句话“在刀剑无法到达的地方,政治也无法到达”深刻认同。
“宾之所言甚是,老夫亦是如此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