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的课用来上主课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就是成绩要紧,其他都是次要的。”
“东方鸣瑜,你的成绩怎么又下降了?”
“东方鸣瑜,你再这么下去怎么填满班级的市重点名单?”
这些连环问题都来自同一个人,东方的初中班主任。
曾几何时,东方也是个积极向上的热血少年。
换一个角度,他就是个愣头青。
那时候,他的方针就是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注重劳逸结合。
靠着一股傻气也倒混上了一个班长的职务。
平易近人的他平时也能和几乎所有人打成一片,备受同学喜爱。
什么差不多星球?不存在的。
不过那个努力的他或许已经在初三时消失了,或者说,退居心灵幕后了。
原因是他当时的班主任的班级政策——那就是往死里学。
音乐课?占领。
体锻课?无用。
仅有事关体育中考的体育课是唯一的副课独苗了。
当然,把体育视作副课本身就是功利化学习的奴性体现吧。
正常课表完全成为语数外、物化的大杂烩,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
再配上一个起劲地想做出成绩的年轻数学老师。
放学加课走起!
数学都加课了,其他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正好周一到周五一个晚上加一门,完美!
每天至少再加一个小时的课,加时后的时间还得抄大量的作业内容。
因此回家时间就超过六点。
吃饭洗澡等一系列事搞定后至少也得七点。
况且在此高压政策下的家庭作业必不可能少。
每晚都是决战到明天的持久战
那段时间的东方自然是苦不堪言,原本就讲究在努力地情况下适量抗压的他,却不得不痛苦地进行他最厌恶的机械化学习。
为什么不能反抗?
首先是他当时的自我思考意识尚显稚嫩,只是感到不适却没有想到可以直接反抗。
其次是他作为班长,背负班级领导人的职责,家长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又怎么能和老师背道而驰呢?
当然,如果是那时候的他,或许靠着傻里傻气的拼劲就把中考这关过去了。
然后莽夫依旧。
但当时还有一件事深深地伤害了他。
始作俑者就是冯希冀。
由于喜欢向老师打报告的性格,她被大部分女生所鼓励。
而面对这番局面她却变本加厉地完全将老师当做自己的后援团。
下课隔三差五地就往办公室走,去报告班级里发生的事。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想必东方虽然觉得没必要,却也不会为此感到厌烦。
但冯希冀更喜欢做的就是添油加醋。
买了新衣服新鞋子炫富
想走体育高考去市重点做白日梦
感觉他人不错好喜欢他
诸如此类都是把事情的性质往更加糟糕的方向转换。
而东方的班主任原本就喜欢打听班级里的一举一动,这下有人通风报信那自然是照单全收。
这样一来,不希望长时间汇报班级情况的东方,只喜欢为班级做实事的东方,失宠了。
而关于东方的诸如八卦、不严肃、态度不佳等不良评价纷纷传入了班主任的耳朵里。
其实真相只是东方和大部分人关系都很好,尤其喜欢揶揄别人来缓解初三承重的压力。
当然,其他人根据冯希冀的频繁出入办公室,以及班主任不断的精准打击,大致了解了冯希冀等人的所作所为。
自然也是深感不满,于是班级里陷入一种大家都不愿意说话的不良气氛。
有的只是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