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用哪里的水浇地(二)(1 / 2)

贾村 麦小夏 2045 字 6个月前

吕县长处置了镇长之后,又说要和老李一起到贾村看看。

于是老李坐了吕志文的车,贾青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回了贾村。

老李带着吕县长到处看了看。吕县长见老李把坡地改成了梯形地。就问他这是从哪里弄来的钱,老李实话实说。吕县长说:“看来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关心着我们农民的。”

这时县纪委处打电话给吕志文说:“已经开始了伍德镇乡长的调查,会早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同时扶贫科也派来了新的打井队来勘测贾村的地形,准备给贾村打井。

当贾青骑着摩托回到了村里,县长让贾青和老李等村里的干部商量着打井的事,自己就先走了。

老李依旧是原来的想法,把井打在那个“海拔”最高的塬顶。这样其它三个塬根据“u”型原理,水面永远同样高,而这时其它三个塬就能得到灌溉。

但贾青却执意要在一进村,就能看到的这个塬上也打一口井。这样将来村民们把房子迁上来,也就有自来水可以喝了。

但老李觉得那是在浪费资源,打一口井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非要打两口井?

贾青却认为在后面中间的塬上打一口井,如果将来在三座塬上发展产业,肯定都离不开灌溉。到时候浇地肯定是浇不过来了。甚至新买的水泵用不了几天,就会因为负荷太重而坏掉。

贾和平也谈了谈自己的意见。他开始是支持老李的。因为老李的构想很实际,也省工。到时候井打好,在井的旁边盖座水塔。这样就更方便周围几座塬的灌溉。

但经过贾青的一番讲述,他认为贾青讲的有理。所以他就开始支持贾青。

贾如意也觉得贾青的办法好,甚至只要在刚进村就能看到的这个塬上打井,村民们都能有自来水。而不用再去小溪边背水了。

子兰自然是支持贾青了。首先贾青讲的在理,这不接自来水,人们喝的水就没有保障;其次,老李讲的一口水井根本不能兼顾这四座塬的灌溉。

老李见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了,连举手表决都不用。但他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意见,所以他想扩大会议,让全村人来表决。

正好,扶贫打井队和村民都在贾和平家的门口。老李就问大家听到刚才他们几个村干部的讲话了没?

离的近的村民都听到了,而在远处的村民都没有听到。

于是贾青说:“李叔,咱两把各自的意见都整理一下,向村民们报告报告,然后让全体村民举手表决。”

老李欣然同意。

过了一会儿,贾青让老李先说。

老李就说到:“乡亲们,我关于咱们村打井的意见就是在最高的那个塬上打一口井,然后在塬上建一座水塔。这样根据水面永远是在同一高度,我们就可以浇灌到每一座塬。

但如果我们在每座塬上都打井,就要在旁边的两座垣上砍伐出一条道路来,给打井设备让出一条路来。这会破坏生态环境,是我不想看到的。”

贾青本来想接老李的话讲下去,这样就会揭出老李这招的不足之处。但他没这样做,因为他看到老李这几个月为了他们村,经常是不回家。甚至不回去看看他最爱的孙子。

因此贾青也是直接了当的进入话题。只见他说到:“我的意见就是在每座塬上都挖一口井,这样在我们以后建设其它三座塬时,就不会因为灌溉不过来,也就是负荷太大,而使水泵坏掉。”

至于贾青为什么没有提到喝自来水。是因为:他刚才问过打井的人他们能把这水引到每家,使村民们都能喝上自来水。

而打井的人也就实话实说:“我们没有那样的设备,因此不能将井水供应到每家每户。”

村民们议论纷纷,后来就是没有进行举手表决。

因为大家都觉得贾青的策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