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税收紧张的情况也会得到改善。
京城
赵家的气氛也日渐沉闷。
赵青昭从春日出发,可如今马上就要到冬日了,他依旧没有回来。
出发之前大家都以为只是押送粮草,送完就可以回来,唉……!若是外出为官也就罢了,可偏偏是去了边境那个危险的地方。
两军交战那可是会要人命的,待在后方他们都放心不下,更别提昭哥儿还时不时的会上战场协作。
这可把赵长松和孙如玉吓坏了,上战场!!!可是昭哥儿是个文官呀,让文官下战场,这……这不是笑话吗?
可是皇命难违,他们除了担心也不能做些别的。只求老天保佑,让昭哥儿千万平安。
除了昭哥儿的事情之外,他担心便是景哥儿的安危了。
昭哥儿去边境送粮,好歹有个音讯,再加上昭哥儿为人沉稳,应当不会出什么事。
可景哥儿就不一样了。他年纪小,性情也不稳重。如今已经三个月了,连个音讯都没有收到,也不知道,不知道是不是……
这件事孙如玉想都不敢想,她只有两子两女。
两个儿子却都不在身边,在那个吃人的战场。
这些事情压在孙如玉心里,让她也没有心思出去相看儿媳妇了。
这些日子,不是和赵长松在府力合计忙着开拓事业。
便是沉迷于烧香拜佛。
对于孙如玉的种种行径,赵长松都看在眼里。
赵长松也是十分心焦,景哥儿离家出走之后。父亲他们有派人寻找。
之后断断续续间或有音信传来,可是最近三个月,也就是大军交战的这三个月里。已经一点音讯都无了。
赵长松十分心急,之前的这些音讯都是派出去的人手传来的。
他们本来就是派出寻找保护赵景行的人手,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不传消息的。
但自从边境打仗以来他们从来都只是报平安。这时他就有所猜测,可能是当地的条件情形不容他们传消息,也不容他们传太多消息。
是以他们每次发出信的地方都还不一样。
尽管如此赵长松还是会写回信,每封必回。
虽然对景哥儿看到回信没有报多大的期望,但是万一呢?万一他看到了呢?
只要有一点希望,赵长松都不会放弃。
但他只敢把这些焦虑放在心里,不敢表现出来,他是一家之主,身为妻子的孙如玉已经十分不安了,要是他再六神无主,那恐怕整个赵家就要乱套了。
他想夫人沉迷于吃香拜佛也不错,要不是为了坐镇赵家,他也恨不得去拜拜菩萨呢。
到宁城之前赵青昭就打算去边境,看看能不能找到赵景行。
赵景行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在现代不过是一个初中生罢了,他实在是不放心。
建功立业有的是机会,成年之后再行拼搏也不是不行。
没必要年纪轻轻的,就往这最危险最凶险的地方上冲。
赵青昭虽然心里不说,但是还是十分关心赵景行的前程的。
在他的规划里,待赵景行十七十八岁之后,便可以跟着朝中武将,外出历练历练。
先剿剿匪啊,间或参与一些小型战争,待赵景行积累好经验之后,在慢慢参与战争。
这样一步一步,稳打稳扎的走。总能达到赵景行希望达到的那个高度。
但是赵景行不想要,赵青昭没有哪一刻比现在这一刻更能清晰的感觉到赵景行的想法。
他是不愿意的。
家里为他铺了一条康庄大道。但是却没有人问他想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