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脸要这么多?”
乔祖望那种渣爹,在几个儿女成年后,所求也无非是乔家兄妹每个月能给他一百多生活费。
但老乔也是住南都城、家里有彩电有电话的南都土着,才奢望一个月一百多花销的。
李老拴无语的瞥了王德清一眼,“你是谁?我和我闺女说话,关你什么事?我辛辛苦苦带大的闺女,她成年了给我点生活费怎么就不行了?”
王德清不管气质,还是衣着都和赵医生差太远……尤其是赵医生出来时,诊所里里外外那么多人恭敬、尊重的招呼他,那就算是他也明白,自己惹不起那种大人物。
王德清就不一样了。
白崇礼插话了,拉住李老拴道,“行了,老李,有些事适可而止,你都不问水花在这里过得怎么样,只知道要钱?”
李老拴这才脸一红,有点尴尬的低头。
王德清气道,“你们几个要是还算男人,就别做这种卖儿卖女的亏心事,有种跟我一起做生意,别说一个月几百,就是一个月赚几万,也不是没可能。”
第一个亲女儿死在大地震里,是他一辈子的痛,养女也是当亲女儿一样含辛茹苦带大,经济再困难,也不舍得女儿吃苦,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大学,甚至不惜耽搁媳妇的病情……
当然,这也是董老师坚持那样做,他才支持。
这样的父亲,遇到李老拴这样的,或者遇到乔祖望那一类,那还真是两极分化,冰火相冲了。
李老拴几人都瞪直了眼,然后纷纷笑出了声,都是看傻子,看牛在天上飞的情绪。
李水花眼前一亮,笑着对白崇礼道,“白老师,真的,王叔叔说的一个月赚几万,真有这种生意,已经有不少人因为这个发大财了。”
白崇礼懵逼,水花你变了,你竟然也骗我?
李水花再次兴奋道,“马叔叔,县里不是打算让我们这些贫困山村的村民走出大山,移民建立新家园么,这任务恐怕不好做,咱们村很多人也没钱,去新家园盖房子啊。”
“但你们若是跑一趟赚个几万块回家,那盖新房就容易多了。”
李水花其实有点文化,当初若不是李老拴不让她继续读书上学,也是能和马得福一样考上学,读书再分配工作的。
春节跑出来时,涌泉村最大两件事,一个是她爹打算卖了她,第二就是县里要各偏远山村移民,建立新家园大事。
为什么要移民?就涌泉村那山旮旯里,出个门要骑行几十里,还上山下山绕来绕去交通限制,通电很难,通水……也是家家户户在院子里挖水窖,指望着下雨天存水吃用的。
那样贫困的自然条件,真不如走出大山,到平原上建一个新村,然后配合官方的各种工程,通水通电,就会迎来新发展。
那不是涌泉村一个村子的事,包括苦水村等等,都在计划中。
她本来就不笨,有一定文化基础,来了南都后眼光见识开阔了,自然也明白,跑几趟大毛熊做国际贸易,那涌泉村发展速度就会加快无数倍。
危险……这不是听乔四美说么,没门路孤身上路,危险大,可成群结队风险就低多了,尤其是乔家动不动带一二十、二三十退役精锐一起出动的架势,那风险低太多了。
她们老家一带也有退役的啊,就是王德清本身也是退役转业的,老王已经计划要去了,能不喊一些战友?众多来赵总这里求医的病患家属,里面也不是没有退役的,在喊一些老战友?
在一点,就她们海吉县民兵拉链……拉一堆民兵一起出门做生意,安全性就大有保证了。
这无非是个起步资金的大问题,就像乔二强第一次出门,是借表哥齐唯民六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