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明昭离家(1 / 2)

可罗二娘子和明老二一致表示这是闺女自己挣钱买的庄子,归她自己也是应当应份的事,正好以后可以作为嫁妆,让他们也可以轻松点儿。

明五娘子觉得这夫妻俩就是那榆木疙瘩,气呼呼的回了城。

明锦芸是觉得无所谓,那庄子是归她也好,归他爹明老二也好,反正她都是要用的。

如今家里虽然说不上是她当家,可她在家里的话语权,那可是没得说的!

照说这样的五姑,明锦芸该记恨她才是,可事实上,明锦芸是一点都不记恨。

因为她所认识的五姑,确实是个很贤惠的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有着变态的宠弟心理。

不过这样她也没觉得不好因为这样的五姑,只要在世一天,就能护着自己的爹一天!

自己的爹,有人护着,那自己不应该高兴吗?

对的!明锦芸她就觉得高兴!

想通了这些,明锦芸觉得自己好有“贤惠”的潜质呀!

正月初六,就在人们拜年接近尾声,由喧嚣渐转沉寂的时候,明老二家却炸了锅明昭要出远门去做工!

罗二娘子边抹泪边诉说“现在家里又不是过不下去,是缺你饭吃了,还是缺你衣服穿了?你说要走就要走,你是剜你娘的心头肉啊!”

明昭倔强低头不语。

明老二萧瑟地坐在火边,沉默不语。

罗二娘子继续叨叨“家里哪里都要人,娘的作坊要人,你爹管着地里,那地里也要人,自家的工不做,你出去做个什么工?!”

原来,明昭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不想读了,要和几个同窗,还有那两个和他差不多同龄的侄子——明文、明武,一起去另一个州的砖窑厂去做工。

他知道这几个要出去做工的,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想出去找点钱。

他家如今的条件,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了,原本是用不着出去做工的,可他少年人心性,一是和这些人玩得好,不想分离;二是自己从未出过这个州城,想要走出去瞧瞧外面的世界,究竟什么样?

罗二娘子一把鼻涕一把泪,拼命想要留住她心尖尖的独儿子明昭,可明昭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对罗二娘子的一哭二闹,无动于衷。

就在他们母子僵持不下之际,明老二出声了“他要出去,就让他去!出去见见世面也好。”

罗二娘子愣了咱们不是同一战线的么?

明昭听了是心里一松爹总能治住娘的,咱也不用带(不孝的)大帽子了!

在明老二的认知里自己住的这个地方是穷山恶水,外面哪哪都比自己家好,自己家乡只有黄土疙瘩,外面遍地都是金银。

在他少年时遭遇的那两年旱灾,那饥饿挣扎的日子,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脑海里,使他对明家村的印象,始终停留在“贫穷”这个层面上。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明家村,背靠护国公府,近有现官现管的知州姐夫照拂,这明家村人的日子,过得比一般地方的人,不要好得太多。

就说他自己家,他知道自己家如今不缺钱,也是有钱的主儿,可他对大钱,根本就没有什么认识,因为他家的大钱,都捏在罗二娘子手里。

而他平时手中,总有个几十文几百文的零用钱,他就很满足,觉得自己这就是有钱人了!

他根本不知,自己家就是板上钉钉的明家村首富,他只是觉得,自己家比以前好过了很多有饭吃,有衣穿,有新房子住……

他家到底有多少钱?他根本不知道!罗二娘子这个守财奴,把银子是藏得紧紧的,连老鼠都找不到!

至于他闺女明锦芸的银子,明老二表示这是她的私房钱,他们做长辈的不能动,若动了小辈儿的私房钱,那他还有脸吗!

虽然他没少收她闺女送给他的礼,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