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过梓山(3 / 3)

粉身以报汉廷!

翌日晨,晴空万里,朝阳如血。

梓山东麓,黄巾军大营里炊烟袅袅,饭香弥漫。

梓山西麓,一员小将正带着千余步骑浩浩荡荡地沿大道朝梓山行去,军中一杆大旗迎风招展,上书五个大字——“梓潼校尉赵”!

依汉制,如梓潼这般县城并无校尉的官职,但非常时期自有非常之制。

刘焉入驻益州之后广募兵丁,如今,不止梓潼县设立了校尉一职,广汉郡乃至益州所有郡内的县城都设立了校尉一职,正因如此,刘焉才能迅速地在广汉郡内集结起这四万大军!

只是,这广汉郡内四座县城的校尉都是他亲自任命的心腹之人,就如这梓潼县的校尉便是他当初拼死护他从汉中逃回来的一员猛将,姓赵,名嵩。

这赵嵩本是汉中太守苏固麾下的一员小将,当初苏固兵败汉中被俘,他本欲拼死相救,奈何局势混乱,没能救回苏固,却救出了刘焉。

于是,他便护着刘焉一路南下到了雒县,欲借刘焉之力打回汉中为苏固报仇。

当然,刘焉见他勇猛忠义,对他也极厚,让他当了校尉,镇守梓潼,编练新军。

此番东出诱敌,众将慑于李汗青的威名多不敢领命,于是,他便主动请缨,带着千余精锐直奔梓山来了。

敌已当前,何惜一战!

虽然李汗青威名赫赫,但他赵嵩也不是怯懦之人,从来都不是!

只是,他刚行出不到五里地,便有一骑斥候自梓山匆匆而返,“禀校尉,李汗青正在集结兵马,似欲过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