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气质立马下降一半,配上抹眼泪的样子,像极了十三四岁豆蔻年华的少女。
她心情也缓和下来,眨着亮晶晶的眼睛问“姜易,姜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呀?”
姜易收拢二胡,横放在茶几上,笑道“《黑暗前的黎明》。”
马晶晶不着调的“哼哼”两句,又露着牙花子咧嘴道“真好,真好哇。”
柏音又琢磨半响,有些可惜的说道“这首歌若是配上钢琴空灵的音色,那就更美了。”
马晶晶则嘟囔道“钢琴按键太多了,不好……”
几人不由失笑,乐器之王因为按键太多而被嫌弃,这也是没谁了。
玩了一会儿音乐,几人红茶紫砂壶,团团而坐,开始闲聊学术问题,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一开始马晶晶还听的静静有味,碰到专业的问题也能探讨个一二,可慢慢的脱离了她的专业,就开始两眼迷蒙,最后干脆找了一本大部头自得其乐去了。
至于柏音,听了姜易一首嗓音四变的歌曲,早就如饮醇酒,晃动着手臂、哼哼着曲子,晕晕然出门远去了。
而几人的话题,从转基因说倒磁悬浮列车,从空气动力学说到液氮推进器,从石墨烯谈到戴森球,简直无所不包,各自散发着彼此的灵感。
可说着说着,两人就不知不觉围着姜易开始讨论起来
有时候甚至是顺着他的思路来讨论。
很多话听上去颇为另类和出奇,但是仔细一思考,却发现既有开拓性和启发性,越琢磨越觉得姜易言之有物。
就这么聊了俩小时,崔明君就像是坐在图钉上似的,坐卧不宁,扭来扭去,最后明明肚子里“咕噜”响了,却也不留下吃饭,忍不住起身也走了。
用他的话讲“我还能活些年月,姜易做的饭什么时候都能吃,这会儿灵感来了错过就是天大的罪过了,嘶溜,走了,走了,这跟黄瓜和香瓜拿走了啊……”
唐朝阳眨眨眼,随即明悟过来。
看着崔明君把瓜果用手蹭了蹭一边出门一边若有所思嚼着吃,他和姜易相视而笑。
这就是钻进科研领域的人,只要灵感来了,绝不会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一头扎进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过神来了。
其实三人的讨论,也像极了武术或者养生、乃至丹道修行中的良师益友。
独学必然会使自己孤陋寡闻,相互探讨、共同前进、开展头脑风暴,这才是科研工作者们灵感迸发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