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和眼睛都不会改变。第二,不要忘记你们的父母,是他们辛苦养育了你们,要好好报答他们。第三,不要忘记你的朋友们,我们永远你最坚强的后盾。”
电话那头,在何平一字一句的叮嘱时,査海生早已泣不成声。
当他做出陪伴妻子远赴重洋的决定时,就意味着他割舍了前半生的一切,家庭、亲人、朋友,就如同做选择题一般,在选择答案后,自然就会摒弃掉另外的选项。
即便未来他可能还会回来,可到那时恐怕也早已物是人非。
这一切说不上是非对错,只是单纯的个人选择。
没有人怪罪査海生,可他还是难受,因为他正在向自己的前半生告别。
“别哭了!以后你就是家里的户主,是顶梁柱了,在那边人生地不熟,你不仅要坚强起来,更要照顾好明明。等以后有机会了,就回来看看我们。”
何平有些微微动情的安慰着査海生,他和京大三剑客相识这么多年,看着他们一路从青涩走向成熟,如今就要天各一方,说起话总不免伤感。
刘军红着眼睛说道:“要不我们去京城聚一聚吧,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
何平摇了摇头,“何必再徒增伤感呢!”
电话那头査海生渐渐恢复了平静,何平把电话递给骆一禾。
在京大三剑客中永远最理智、冷静的骆一禾刚刚难得的露出感性的一面,但他在电话里只对査海生说了一句:“海生,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1950年2月,新中国成立之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报效祖国,几经辗转终于从阿美利加登船,3月到达香江。在归国途中,他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他在信中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也是在这封信中,华罗庚喊出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这句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海外留学生报效祖国。
骆一禾的话比何平直白的多,他反对査海生出国,但是他尊重査海生的选择。
査海生听完久久没有说话,通话在几人低沉的情绪中结束。
刘军拉着何平和骆一禾两人去买醉,没等菜上桌,他已经醉了大半。
“何老师,你说这是咋回事啊?咋都想着往国外跑呢?有啥好的,在自己家待着不好吗?”
何平回答不了刘军的疑问,有些人是为了物质生活、有些人是为了实现理想、有些人是忘了自己的祖宗……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选择,每个人都有原因。
“我想不通啊,说以前穷,大家都穷。现在我们好起来了,是,我们跟西方国家有差距,可也没到过不下去的程度啊,国家培养了我们,为啥要跑到阿美利加去给人家做贡献?”
喝醉了的刘军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
要说在京大三剑客中,何平最欣赏的自然是小查。有着后世才华横溢的天才诗人这个光环,何平看他是带着滤镜的。
可要说这三人中何平最喜欢的人,非刘军莫属。
刘军这人性格跳脱,大大咧咧,是大家的开心果,但却很少行差踏错,更难得的是他有一颗赤子之心。
无论是何时何地,他总是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从不轻易的怨天尤人,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永远热忱。
后世有一句歌词是这么唱的:“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何平莫名的就觉得这句歌词就是刘军这个人最真实的写照。
骆一禾喝着自己的闷酒,一直不说话。从下午跟査海生通话时,何平就感觉他心中带着一股怒气。
他在三剑客中永远是最沉默的,他理性、冷静、心思缜密,但是这不代表他不重感情。
恰恰相反,如果他不重视感情,那么他就不会在对査海生说最后一句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