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更明亮。
许文增一面泡新茶,一面介绍:“我也是听一个农科所的专家说的,这种新品种的雨前茶色泽好,泡出的茶水,颜色也好,虽然同一个品种,但从卖相上看,新品种更好。现在大家有钱了,不仅仅讲究口感了,还要讲究色泽和茶汤的颜色。”
焦总微微一笑。
“想不到你一个茶农,挺会与时俱进的嘛!”
许文增耿耿于怀:“价格一直被文财压着,我无数次想,是不是品种不好,以至于卖不出价钱?那天去县里头赶圩,正好见几个专家在大街上做宣传,我便跟他们订购了这批新品种的雨前茶。”
周江河赞许的说:“种植茶叶和种植其他东西一样,都要讲究科学。许大哥,你做的对!”
许文增眉头微微拧起。
“不过,这种品种好是好,但太娇气,如果土壤酸碱度不合适,它成活率就低,就不知道我们龙山的土壤适合不适合。”
安总脸上的表情很古怪:“许大哥,你没有弄清楚龙山的土壤情况,就买了新品种?你也够大胆的!”
许文增有自己的想法:“事在人为!哪怕龙山的土壤不适合种植新品种,我可以用肥料改良嘛!”
茶好了,许文增给周江河、焦总、安总等人倒。
果然那气味和色泽比之前的雨前茶要好多了,这卖相能打一百分!
周江河和一口进去,只觉得唇齿留香,新品种不论是在味道还是卖相上都要比旧品种要好。
周江河一语鉴定:“新品种值得推广!”
吃了午饭,跟许文增聊了好多关于村子关于茶叶的事情,大概下午四点这样,周江河等人返回市区。
第二天下午,周江河把焦总、安总、娄总、蔡总叫到会议室,把昨天了解的情况介绍一下,然后商议如何把茶叶产业化。
周江河一针见血的指出:“要做茶叶,就得先摸清村民的心思。现在村里头已经有个收茶加工的文财,我怕很多村民忌惮文财,不敢把茶叶卖给我们。如果他们不卖,我们也无从开发。之后的修建道路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安总也进村子了,认同周江河的话。他点着香烟,眉头紧锁。
“要形成产业化,最少要有三分之二的村民肯把茶叶卖给我们,眼前的情况不乐观。焦总,你能说服村民把茶叶卖给我们吗?”
焦总挠头发,为难的很。
“我在村里待的时间不长,从感情上说,他们更认同文财,我哪怕一家一户的去说,他们也不会听我的。”
蔡总没有去过龙山村,不知道情况,便问周江河:“周总,你有什么办法吗?”
周江河沉思良久。
“我觉得,我们还是先修路,然后再谈收购茶叶的事情。”
娄总就不理解了:“你刚才还说,如果不说服村民先修路,我们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周江河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我转念一想,我们修路,可以争取到村民的好感,他们对我们有了好感,才会卖茶叶给我们。不谈感情,先谈生意,一般都行不通。”
焦总深有感触:“我觉得周总说的对,还是先修公路吧。大家知道我们修公路,觉得我们是为村子着想。这个时候再谈收购茶叶,他们更可能会接受我们。”
安总提出自己的疑虑:“要是修建了道路,村民还是不想把茶叶给我们呢,怎么办?我们岂不是白白投资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