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云峰诗会十(1 / 2)

第二百二十四章云峰诗会十

见不再有学子上交诗作,台上的三位大人就开始点评本次诗会的作品了,当然说是三位大人,其实参与点评的只有何藩台和韩提学,至于恩荫出身的郑臬台,则被两人自动无视了,郑臬台还不能说什么,他没有科甲官的身份,平日里或许可以仗着官职插两句嘴,可一旦遇上涉及士林的事,还是不要自取其辱的好

正像陈霄所想的那样,靖北道这蛮荒之地的文教,那是真不怎么样,大部分学子交上来的诗歌都是临时拼凑而成,乍一看“春花秋月”好不热闹,实际上全是堆砌辞藻,在何藩台和郑臬台这样的两榜进士眼中,简直不堪入目,看了这么多,也就只有沈家那位嫡孙和魏学士那位弟子的诗作还算不错

沈纯儒写的是一首七言律诗:

瑶池爽约爱轮回,王母穆王终可哀。

怕误佳期嗟皓月,偏逢知己待寒梅。

瑟风皱水山怜水,烈酒倾杯泪映杯。

残梦千年谁悟醒?我今拾梦又重来。

这首诗虽然韵律不太讲究,但胜在情真意切,而不是堆砌典故辞藻之作,其中尤以“怕误佳期嗟皓月,偏逢知己待寒梅。”和“瑟风皱水山怜水,烈酒倾杯泪映杯。”堪称绝妙,前一句将诗人的忐忑的心境写得几位传神,后一句比喻生动,感情深沉而炽烈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嘛,那就是这首诗明显没有脱出士子文人伤春悲秋的窠臼,这让虽然文弱但心怀大志的两位大人心中不喜,但不管怎么说,这首诗的质量还是上乘的

再看陈霄所“写”的,也是一首七言律诗:

此峰巉绝与霄干,峰顶泓澄旱不乾。

天下定应添沆瀣,山头信亦有泥洹。

等閒云出千岩雨,取次龙归六月寒。

一勺自堪流万古,何须低处羡波澜。

这首诗就十分讨何藩台和韩提学的喜欢,此诗写得气势磅礴,壮志凌云,其中尤以“一勺自堪流万古,何须低处羡波澜。”将一腔抱负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特别让何藩台喜欢的是“天下定应添沆瀣,山头信亦有泥洹。”这一句,天下已定却尤有沆瀣未除,可以说是在指着鼻子骂沈家家主这样的武林世家给朝廷添乱,这如何不让今天被沈家家主喧宾夺主的两位大人觉得出了一口恶气

以何藩台和韩提学的想法,直接点陈霄为今日诗会的魁首便再合适不过,但他们还真不能不考虑沈家家主的感受,毕竟人家亲自到场,就是来给自己的孙子撑场面的,若是拿不到这个魁首,岂不成了送脸上门

问题是就算沈家家主不吭气,这一巴掌也不是好打的,打了沈家的脸不要紧,但日后这地头蛇尽给官府添乱的话,那也是一桩麻烦,说起来,也是因为沈家那位公子的诗作却是称得上上品,如果他写得狗屁不通的话,那两位大人也不需要卖沈家的面子,真点了沈纯儒魁首的话,那云峰诗会可就成了笑话了,屈居于武林世家的威风,文人的风骨还何从谈起,不说从此败坏了云峰诗会的名气,只怕朝中的大人也会对他们二人有所不满

但是,话说回来了,若是沈家那个小子肚里没货的话,又如何会被前任提学大热点位解元,沈家家主今日又岂会亲自来云峰诗会给他助威,不够丢人的

两位大人一边商量着,旁边的郑臬台只有听的份,至于沈家家主,他只是个客人,但是听说有人在文采上与自家人不相伯仲,甚至还略胜一筹时,他的脸色就黑得如同锅底一般,当了解到那人正是几次三番打沈家脸的陈霄时,一时间心中的恼恨更是难平,心道:今日上门本来就是冲着这小子来的,若是真让他得了魁首,反倒是不好下手了

没错,沈家家主今日前来云峰诗会,并非为自己的孙子助威,而是为了打压这个在江湖上地位日渐水涨船高的陈总镖头,至于他那个无法n武功的孙子,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