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搜检(2 / 2)

着绯袍的四品以上的文官会客气行礼之外,五品往下的文官那向来是正眼都不会看一眼……

有人撑腰的感觉真好,礼部的这位郎中暗暗想道,感觉自己也有化身“陈吹”的趋势……

接下来的事情便乏善可陈了,礼部的贡院按照天干分了十房,每个房大约二百名举子考试,陈霄被分在甲字房,他坐下之后打开卷子,见考题果然是之前背过的,便气定神闲的提笔将答案一一写下,之后便闭目养神,等待考试结束……

天黑之前,贡院里三声鞭响宣布考试结束,陈霄的卷子在礼部官员全程护送下经过糊名,然后直接送至甲字房考官——翰林院掌院学士陈松谷的手上。

今科的会试主考乃是礼部尚书丁以远,但主考大人不可能一个人看近两千名举子的卷子,因此每一房各有一个考官,一般情况下,各房考官在自己这一房的卷子中选取一部分觉得好的推荐给主考官,主考官确认后,便算是通过了会试,成为了一名贡士……

但每一房考官能推荐多少份卷子,是有潜规则的,比如翰林院掌院学士负责的甲字房,推荐个五十份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若是普通五品郎中负责的辛字房、壬字房,那就只能推荐个二三十份,总之各房能推荐几份,都有规矩,最后会空出几个名额,供大主考在没有被推荐的卷子中“搜遗”,以示朝廷不会埋没任何一个贤才……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潜规则,是因为文官系统有着自己的规矩,每一个会试被取中的举子,都会成为这一科大主考的学士,为其摇旗呐喊,冲锋陷阵,而老师也会保护学士们的仕途,为其谋求官职,而取中举子的房考官,也会成为那名举子的房师,所以翰林院掌院学士这样的顶尖五品自然要多多给自己碗里划拉学生了,至于“搜遗”,本意是好的,但很可能是因为通关节的关系户实在拉跨,没被房师选中,还得连累大主考亲自下场,将其捞上岸来……

文官集团就是通过科举,将一代代读书人用座师与门生的纽带连接在一起,形成同进攻退的派系。

当然,像陈公子这样整个文官集团一起下手保驾护航的香饽饽,自然不会尴尬到落尽搜遗的行列里去……

只见翰林学士陈松谷装模作样的看了看,便双手捧着陈霄的卷子递给丁以远道:“大主考,这份卷子雅致量宏,意境悠远,下官以为可以点位今科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