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还要换个厂长吗?
于是,关于这件事处理到哪一步沈光林也没提,学校也装作不知道,还是先杀鸡给猴看看吧。
受罪的总是替罪羊,背锅的总是背锅侠。
没办法,你做的是这个事,受的就是这个罪。
岳飞被冤死风波亭的时候,秦桧难道不知道他是冤枉的吗?他知道,他未必想杀岳飞,但他还不是替赵构背了锅,不然他为什么要说“莫须有”的话呢。
对于如何处置这三位评委,也要费一番思量的。
而且,这个年代国企是封闭的,并且封闭的程度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想处理他们的人,很难。
在这个方面,最有发言权的估计就是那些喜欢搞黑暗调查的记者朋友们了。
但凡采访负面消息的记者,一进入到国企的范围内,统统都要陷入泥潭里的,他们挨顿打都是轻的,就此再也看不见身影了的也不稀罕。
后来,在处理老国企的时候,还衍生了一个词语,叫做“揭盖子”。
想揭国企的盖子,难度是非常大的,就算是政府出手,也会面临重重困难。
而且,它的行政级别还挺高的,甚至不亚于京城大学。 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要想从正面找回场子,难度可想而知。 除非,京城制药厂经营困难了,要改制了,而沈光林恰好要收购他们。 这个时候,自然是予取予求的了。 大下岗时期,没有谁能够硬气的说话。 如若不然,两家都产生不了什么交集的。 好在,京城大学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机构,它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而且能人辈出。 很快,就有一位善于斗争的副领导出主意了。 “集体的力量确实是强大的,虽然咱们京城大学确实要比京城制药厂更加强大,但咱们没有管辖他们的权力呀。因此,想对付这样一家企业,本质上来讲是很困难的。 但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发现困难,解决困难,这是京大人的职责所在,我们不怕困难。” 要不说京城大学人才辈出呢,这位副领导很有想法,他又接着说话了: “对付集体,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但是集体内部的个人,也是有内部矛盾存在的。他的同事,他的学生,说不准就会成为他的敌人,掌握着他不可告人的秘密。当个体从集体中脱离出来的时候,脆弱的就像刚脱壳的金蝉。这个时候,再去对付某个人,甚至都不需要我们亲自出手了,因势利导一下就行了。” 在很多小说里,反派就是这么干的。 果然,还是他们深谙斗争的经验呀,想解决问题,真的不能冲着集体来,只能冲着分化之后的个人进行入手呢。 能够强硬的冲着集体来的,那是老将军王振才能干的事,别的人轻易干不了; 而冲着个人来,以集体的名义去对付个人,那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策略就这样制定下来,事情果然就像副领导说的那般顺利。 三个人的势力很快就都被瓦解掉了。 曾经有人说过,空出一个领导职位,可能会关系到十个人的升迁机会呢。 于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运动在京城制药厂发起了,很见成效。 实名举报,徒弟举报师傅,同事举报同事,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虽然不流行,但是杀伤力还是极为强大的。 京城制药厂的这三位评委,其中一人学术上有所不端,一人经济上出了问题,还有一人作风出了问题。 总之,人无完人,犯错就要挨打,这是铁律。 京城大学完胜! 这下沈教授总该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