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都祭天,平定青齐(2 / 3)

祭天的场景了,起码这一代老人都没见过。

圜丘祭天坛上烟云缥缈,香火之气弥漫,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

在万众瞩目下,李隆上禀昊天上帝。

“臣诚惶诚惧顿首告之于昊天上帝与四方神灵:自臣即位以来,尊历代贤圣之遗训,恤百姓之疾苦,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然哉,我大楚雄军北伐中原,欲定鼎天下,还万民生息之时。遇仙贼挡路,天一、正一两道不服王化……愿上帝庇佑,神庭注目,人道干戈不虞外力。

如此后天下太平,万国归一。我华夏大地,五谷丰登,六畜蕃盛,民人无饥寒之苦,社稷无兵火之灾,此皆上帝诸神之所赐也。

臣等特于九州之首,龙城所在,敬献苍壁、玉圭、三牲、清酒及四边之实等各色礼品,并将以上礼品燔而烟之,乞上帝与诸神共飨!

神武四年二月十八,昊天之子李隆顿首再拜。”

伴随着祭文纸稿投入火坛,烟灰升空,阳光粼粼,恢弘的南天门突然出现,一位位伟岸的神灵俯瞰人间。

神道体系在大楚完善的今天,天子亲祭,神庭必有反馈。

除了冀州百姓沐浴神恩时日不久,有些恐慌,其余百官旧人只是严守诚心,拭目以待。

当祭文的烟灰伴随香火之气飘入南天门时,一位神侍模样的虚影接过祭文,上呈昊天。

也许是人间和神域有时间差异,须臾之间,闪烁着金光的神旨就落了下来。

没有外人知晓神旨传达什么命令,万民百官只看到,他们的天子李隆高捧神旨,大呼谢恩。

随后祭天大典结束,北伐秦齐的命令就从晋阳行宫传出。

不用说,正是祭文中的请求得到了昊天回应,大楚有神庭撑腰,何惧什么仙道圣地。

祭天收揽冀州人心只是一方面,向上面告状求援才是李隆最重要的事。

很快,帝国各处驻军频繁调动,向青州和雍州靠拢。

一边是农忙插秧,一边兵戈再起,而这已经是楚人熟悉的场面。

从古至今,能做到民生和军事兼顾的,也就是神灵显圣,生产力极大提高的神武大楚。

或许是楚军的动静太大,又或许是认清了形式,知道天灵道保不住齐国基业。

不甘屈居人下的齐王齐小白,悄悄重组已经不值一提的齐国水师。

举青州之力打造下,虽然没有几艘楼船,但也算一个舰队雏形,运送个几万人不成问题。

在楚国练兵需要下,齐国沿海的岛屿防御体系并没有被完全摧毁,所以仍然有一两个口子可以出海。

但齐国重组舰队的动作,又哪里能瞒过在海上飘了一辈子的郑家势力?

不对,现在应该是大楚王朝海外开拓部下属军情司,开海侯也没有绝对掌控权,毕竟钦天监已经在慢慢接手这些势力。

齐国舰队几次向外海试探,都如同黑夜中的明火十分惹眼,具体到多少船,什么航线,舰载最大额度等情报都被摸得一清二楚。

东路主帅李彦章屯兵齐国东来郡和北海郡边境,一边对齐国边关发动试探性进攻,一边请示李隆。

他怀疑这是齐军在准备后路,请求天子下令回调征伐海外诸岛的远洋舰队,或者启用正在训练整合的近海舰队。

围堵青州,不使一兵一卒逃窜出海,这是李彦章的想法。

然而李隆却不愿意打乱计划,李彦章只是一路主帅,并没有着眼大局。

即使齐王逃到海外占岛为王,难不成就有威胁吗?殊不知这样会给大楚接收青州减少很多阻力。

日前,由郑家船队和原大楚第一、第二舰队组成的远洋舰队,已经收复北海、东海、南海等近海的七座大岛。

剩下瀛洲、岱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