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回门(求订阅!)(3 / 4)

好久。/p  张宣再次叹口气,翻个身子睡觉。/p  …/p  次日是农历29,是1993年最后一天。/p  今晚就是除夕。/p  今天张宣没睡懒觉,一大早就起来劈柴。/p  望着7颗比碗口还粗的干松树,张宣突然有点怀念胖小孩的日子了。/p  连续50分钟,在杜双伶和杨蔓菁的注视下,要面的张宣鼓着一口气锯断了7颗大松树。/p  嗯,不错,比去年有进步。/p  不过随后就软了。/p  拿锯的手臂有点虚,腰也有点站不直了。他娘的咧,这比练拳还累人。/p  热,太热了,张宣右手往额头上呼噜一把汗珠子,脱下外套休息休息。/p  杜双伶及时递一杯热茶给他,心疼地小声嘀咕:“做慢一点,等会你姐夫说不定会来呢。”/p  张宣,“……”/p  听着这话,杨蔓菁眼皮子都翘到了天上,心想哪有这样疼男朋友的,太自私了,简直太自私了。/p  随即又想,要是换成小十一,估计早就用n种办法把他姐夫引导过来了。/p  这一刻杨蔓菁觉得,有什么样的男人就吸引什么的女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丘之貉,蛇鼠一窝。都不是什么好东西。/p  休息了十来分钟,张宣起身继续干活,拿斧子劈柴。/p  他不敢歇太久了,怕坐久了就不想动。/p  劈柴讲究技巧,更要力气。/p  张宣干了一个小时,就又不行了,喘着粗气,像死狗一样有气无力靠着墙壁,人都累瘫了。/p  这时张萍和欧阳勇来送野味了,一只鲜活的野鸡,和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p  张萍见到受人尊敬的弟弟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挂在墙壁上,立马奔过来问:/p  “弟啊,你怎么了?”/p  张宣翻翻白眼,还没死呢,还没死呢,大过年的咋咋呼呼啥子呢?/p  有替死鬼了,都不用张宣招呼,欧阳勇很有眼力见,自动拾起斧子劈了起来。/p  张宣假模假样说:“你去跑摩托车挣钱吧,这点活我干得完。”/p  欧阳勇答非所问,笑嘻嘻地说:“我昨天看电视,学了点东西。”/p  张宣好奇问:“什么东西。”/p  欧阳勇回答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p  喝茶的张宣差点被呛到,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开口。/p  自己还是小瞧了欧阳勇啊,这人脸皮比想象的厚,还有点小机灵。/p  杜双伶听了抿嘴直笑。/p  杨蔓菁整个人都不好了,觉得这一家子就姑姑正常点。/p  中午,外面又开始刮风了,又开始下雨了。/p  雨水夹着冰粒子,落在瓦上沙拉沙拉响。/p  天空一片阴沉,年味越来越重。/p  阮得志冲糍粑不行,挖冬笋不行,总算找到一样行的了,那就是写春联。/p  八仙桌上,黑墨水一瓶,毛笔一支,红纸摊开。/p  只见阮得志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一气呵成。字确实好,磅礴大气,有遒劲。/p  小卖部老板最先找上门,要了一副对联。/p  嚯,这下好了!/p  就像水库泄洪一样,打开了一个口子,十字路口的全跑来了,有一家算一家,各自拿一副春联欢天喜地走了。/p  足足两个小时,阮得志爬桌上没起身,手腕生疼地厉害。/p  要过年了,最兴奋地要属小屁孩们了。他们吃着平时很难吃到的纸包糖、人头马饼干,穿着新衣裳,放着小鞭炮儿。/p  从早上到下午,pia pia的声音,整个十字路口就没停过。/p  当然了,有开心的孩子,就有倒霉的孩子。/p  隔壁姓邹的一户人家,父母一心望子成龙,希望家里出个像张宣这样的大学生。/p  这不,每天下午就逼着7岁大的孩子写作业。/p  可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哇,蠢得天天被父母打骂,那咆哮声都快成十字路口的固定节目了。/p  张宣坐在矮凳上看了会戏,大声喊:“别哭了,赶紧做作业,做完作业我叫你唱首歌。”/p  小屁孩抬头问:“什么歌。”/p  张宣说:“听好了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