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
农部尚书便来到了御书房中。
“微臣参见陛下。”
农部尚书是一个身材消瘦的老者,留着一撮山羊胡,身穿尚书官袍。
“快快请起。”
“谢陛下。”农部尚书恭声说道。
“陛下,臣率领农部全力培育道薯,终于,在昨日将道薯的种苗培育出来,只是....”
“只是什么?”
李世民连忙追问。
农部尚书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随后斟酌的说道:“回禀陛下,只是这产量,只达到亩产900多斤!”
李世民惊讶到了。
“为何这产量相差如此之大,那车迟国的道薯便能亩产四千斤,咱们培育的这只能亩产千斤都不到?”李世民追问说道。
农部尚书摇了摇头。
“陛下,臣..不知!”
“此事朕已知晓,这段时日辛苦爱卿了”李世民拍了拍农部尚书的肩膀。
“微臣不敢,那微臣便告退了。”
李世民看着农部尚书离去的背影,脸上闪烁着阴晴不定之色。
其实。
亩产九百斤的产量,对于现在的大唐帝国来说,已经是极为的了不得了。
对比起大唐帝国目前吃的大米,以及大麦等主食,完全超过了好几倍。
只是这产量虽高,但却不能拿去比较,若是和车迟国的这原产道薯比起来的话,四千金..九百斤,着实相差太大了。
一时间。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第二日。
皇宫。
朝会大殿。
李世民端坐龙椅。
一众大臣纷纷在大殿的下方站好。
农部将道薯的种苗培育出来的消息,这些大臣们都已经知晓了。
并且还知晓农部培育出来的只有亩产九百斤,而车迟国的道薯原种则能够亩产四千斤。
这一次的朝会,主要探讨的事情便是这道薯的问题。
“咱们大唐培育出来的道薯只能亩产九百斤,车迟国的原种可亩产四千斤。”
龙椅上。
李世民幽幽说道,目光扫过下方一众臣子。
“诸位爱卿举得,对此事有何看法?”
听到自家陛下的问话,一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却一时间没有谁拿出个注意来。
现在的大唐帝国。
又一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边是相差整整亩产三千多斤粮食的种苗,一边则是大唐帝国天朝上国的威严。
到底选哪一个...都是很难抉择的事情。
忽然。
大殿中的一个身穿胃甲的,头发花白的老者开口说话了。
“陛下,臣觉得大唐乃天朝上国,那车迟不过一偏远小国,若是以袁道长和李道长去交换这道薯,无疑是将老祖宗好不容易打下的名望..给丢在地上狠狠的践踏!”
此话一出。
众臣皆是无比惊讶的望着这个开口说话的老者。
真是罕见,这位在朝会上几乎不怎么开口的。
开口说话的,正是之前要在梦中斩那泾河龙王,在天庭还担任人曹官的魏征。
听到魏征开口说话。
龙椅上的李世民也有些吃惊。
“魏征,那依你之见,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处置?”李世民询问说道。
此刻的李世民心中也是纠结万分,他又想要维护住大唐的面子,又想要得到实惠。
魏征昂起头颅,目光中泛着精铓。
“陛下,咱们先用这亩产九百的道薯,等到数年之后,国库积攒足够的存粮后,出兵攻打车迟。”
“道薯这般天赐之物,合该咱们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