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记得,能否讲演一段?”
李世民不是傻子,随便别人忽悠,说什么就是什么,除非能够证明自己。
“自然记得!”
观音先是微微一怔。
她当然不能够在这大殿上讲佛法,否则的话又为什么要去取经,直接送给大唐,不就得了?
所以。
她便打算显出原型。
“给法师引路,请他登台开讲。”
两个和尚飞上高台却不停留,脚踩祥云伫立半空显出真相。
众人举头望去,正是观音菩萨慌忙跪地礼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
啧啧
耍赖
不是说记得嘛,这显露原形了之后,怎么就不记得了?
李世民赶忙传旨命妙手丹青吴道子画下观音菩萨真形。
观音二人收去金光踏祥云离去。
半空中飘落一纸简贴,礼上大唐国君西方有妙文。
路途十万八千里欲得大乘须尽殷勤。
取此经回国能超鬼渡魂,若有前去者得正果金身。
李世民看完简贴,命众僧道:“且先收去盛会,待我差人去取那大乘佛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
众僧依旨,停讲水陆大会。
李世民又道:“可有人愿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玄奘法师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佑我王江山永固!”
李世民大喜,将玄奘扶起:“法师果然忠贤,不惧路途遥远,跋山涉水。朕情愿与你结为兄弟。”玄奘再次拜谢。
李世民当即拉玄奘来到化生寺佛前,两人相互四拜改口道。
“御弟圣僧。”
开始结拜了。
“陛下!贫僧何德何能,敢受如此天恩卷顾?”
“我这一去定当不辱使命。倘若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说完。
唐玄奘就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
李世民实为高兴,遂辞别玄奘回宫待选好良辰吉日。
写了文牒再行出发。
玄奘也离去回到洪福寺。
寺中大小僧人和玄奘的徒弟都已听说取经之事迎上相问。
“听闻你发誓愿去西天取经,此事当真?”
“当真!”
“师父!我曾听闻西天之路崎区难行更有虎豹妖魔。只怕此去性命难保有去无回。”
有小和尚说道。
“我已立下大誓,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报国!”
“我也知此去前路渺茫吉凶难定!”
唐玄奘望下四周又说:“徒儿们,我此去或二三年或六七年,但见山门的松枝朝东即是我要归来,不然怕是回不来了!”
众僧默默无言。
谨记玄奘临别之词。
次日早朝。
“今日人专吉星,适宜出门远行。”有钦天监官员禀奏。
李世民大喜,命人写下取经文牒盖上通行宝印。
此时。
“御弟法师在朝门外候旨。”有黄门官禀报
“御弟,今日即是黄道吉日。”李世民脸上带着笑容,沉声说道:
“这是通关文牒,另外一个是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使用。再选两个侍从一匹银楬白马,你可就此启程。”
玄奘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
唐王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
只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相等。
唐王见了让其先教收拾行囊马匹,然后着官人执壶酌酒。
“御弟雅号甚称?”
“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