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八千里。”
“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
“哥啊要走几年才得到。”
“这些路若论二位贤弟。”
“便十来日也可到。”
“若论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
“还见日色。”
“若论师父走莫想莫想。”
“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
“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
“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
“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师兄此间虽不是雷音观此景致。”
“必有个好人居止。”
“此言却当。”
“这里决无邪祟。”
“一定是个圣僧仙辈之乡。”
“我们游玩慢行。”
不题。
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
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
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
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
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
盖天下四大部洲。
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
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
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
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
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
四肢俱全,五官咸备。
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
就活三百六十岁。
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
“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
“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
“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
“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
“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
“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
“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
“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师父的故人是谁。”
“望说与弟子好接待。”
“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
“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
“你那里得知。”
“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
“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
“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
“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
“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
“不得多费。”
“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
“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
“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
二童领命讫那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
却说唐僧四众在山游玩。
忽抬头见那松篁一簇楼阁数层。
“悟空你看那里是甚么去处。”
“那所在不是观宇定是寺院。”
“我们走动些到那厢方知端的。”
不一时,于门首观看。
见那松坡冷澹竹径清幽。
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