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翼翼舍不得用材料了,一次磨一大盆豆子,不断地尝试。
要说,这也是宋筠考虑不周了。她因为白天还要去赵家上课,休息的时候还想着去找沈家表姐玩一玩,和哥哥们去街上逛一逛,所以直接给了苏氏钱,让她需要什么东西都自己去买。
可苏氏又怕自己折腾半天做不出东西,白白浪费了钱,就舍不得买,宋筠下午回家过去看的时候,也没注意宋安家的厨房材料够不够。
一来二去的,局面就僵住了,即使被宋筠派过去的“钦差”白芷知道宋筠比起花销更看重时效,但因为身份原因以及年龄,又说不动苏氏。
沈氏送了需要的材料,又送了李婆子,这才逐渐让事情走上正轨。
别的不说,李婆子可不像白芷那么好敷衍,苏氏如果因为抠门而浪费时间,她是真的敢提出不满的。
于是,在宋家客院的厨房上空整日萦绕着煮豆浆的香气过了八九天后,以至于其他邻居都开始怀疑苏氏的豆腐小摊要成为豆腐铺子的时候,宋筠终于吃到了自家做的腐竹、豆皮、豆腐丝和兰花豆腐了。
其实这些都是很基础的衍生品,之所以一开始迟迟做不出来,无非是苏氏不识字,宋筠和宋安提前告诉她的步骤她又记得不准确,再加上她舍不得浪费材料,每次只用一点豆子去做,一旦出错就得重新开始,这才浪费了时间。
等她真正上了手,才意识到,原来这些东西真的很好做啊,尤其是腐竹、豆皮,除了对熟练程度有要求,又比较浪费柴火,其实比豆腐还要简单不少呢。
只可惜,宋筠心心念念的臭豆腐和豆腐乳,还迟迟没有做出来,这些东西都需要时间发酵,
毕竟无论怎么看,豆制品生意都太薄利多销了。
而宋安一家,本身和自家的关系就很密切,尤其是他们拼着不要父母家产的代价来投奔宋念,基本上就意味着他们和宋念一家绑定了。
而且,苏氏和她的孩子们,已经是熟练工了,又急需挣钱,在初始时期,对宋筠来说,绝对是很好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