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着急。”她才不想给儿子后院添人,人多了麻烦也多了。
康熙听见这话觉得是于穗岁的推托之辞,你不找,我找不就行了。
于穗岁见康熙这脸色,想了想还是劝道:“皇上,胤禨一心求仙问道,这索绰罗氏想生估计也是有心无力,毕竟胤禨不配合的话,再多的女人怕也是没有用!”算了,这锅还是儿子背得好!
她年纪大了,背不动了!
康熙转念一想,儿子的行为,估计和她说的不差理,等他回来再好好的跟这个讨债儿子讲吧!
胤禨的后院估计是皇子阿哥后院最简单的,现在也就只有索绰罗氏一根独苗苗。
太子胤礽本来是想好好劝劝弟弟的,但是想着姨母的话,他犹豫了,姨母如初聪慧之人,不可能养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出来,她将弟弟养成这个样子定然想他远离纷争的,算了,现在还是不去找他了。
对于如狼似虎的儿子们,年老的康麻子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但是对于这个不问红尘俗世的半仙儿子,他还是心疼的,毕竟他也算打小就是在跟前养着的。
当初的小赫舍里氏得宠,所以见儿子的面也多,加上他长得好看,作为麻子脸的他是非常喜欢他那张脸的,三不五时的带到乾清宫来玩,这样喜欢着喜欢着,就养成了习惯。
继续阅读
胤禨对于修仙一事的坚定就如同他爹对于皇位的坚定,他立志终身献于修仙大业之中,所以他给他郡王府的住所修的像个道观。
他不参与朝政,谁劝都没用。
“阿哥当真不入朝?”常泰每年一问,要不是他是他舅舅,他连门都不想让他进。
“不入!”
“阿哥,不知娘娘是不是也这样想?”常泰也无奈,他们赫舍里家现在本就式微,太子住毓庆宫,见一面不容易,郡王他见倒是容易,可是偏偏一年五分之四的时间不在京城。
“要不你进去问我额娘?”烦人!他对这些不感兴趣,是不是听不懂他的汉语?要改满语?
常泰被这话一噎,他能随便进后宫?
何况他跟娘娘的关系也一般,不然他早就叫福晋去找娘娘了,还能每年一问?
“舅舅,好生当你的差,人各有志,强求不得的!”言尽于此,他不想在谈论这个话题了。
这次依旧是不欢而散,他早就烦透了这些破事,他好不容易摸到一星半点的求仙路径,哪里想管这些事。
于穗岁对于赫舍里家的求见一般是,你来,咱俩喝一杯茶,然后就该散了,反正她什么事都不会管的。
康熙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没有直接出手,就是想看他们母子俩是不是言行一致。
用于穗岁的话来说就是脑子有病。
于穗岁多说了几句话改了这方天地的历史走向,她是不后悔的,毕竟比起刻薄寡恩的雍正上台可能会对付胤禨,即便是不要命,只是圈禁的结果,她还是希望胤禨能自由自在的访名山大川,走五湖四海。
等到康熙驾崩,太子登基,于穗岁成了皇贵太妃,胤禨还是沉迷专研修道之术。
对于痛失皇位的九龙其它几位,四爷更是心痛,就差一点,只要老大老八拉下太子,他就能上位了,可是偏偏他们不给力,现在他也只能俯首称臣。
四爷很清楚,当初他可是长在孝懿仁皇后跟前,当初作为皇上表妹的她极其得宠,所以他也跟着水涨船高,也算是在康熙眼前长大的为数不多的阿哥。
所以他对汗阿玛的了解也多一些,只要老大老八他们将太子拉下,那么他们后面再也没有希望问鼎,至于十四,他的身份比不上的,汗阿玛是个看中出身的人,不然老八的额娘为何得宠却不进位?
还是等老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