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壆这种程度的,一般人的武勇面对军阵真的作用不大。
所谓阵法,阵是战斗队形,法是变化,习练阵法是因为人多了真的很容易出问题,没有阵法站位,后排的射箭都能射到前面的后背,长枪手也能刺到前排刀盾手的脚后跟,这都是很有可能的。
阵法的习练时间长,还要再加上必要的军令学习,实际上梁山已经简化了军令体系,正常击鼓进军,有十步一鼓,五步一鼓,一步一鼓种种变化,急切间哪里记得住,所以现在的梁山大略就只能闻鼓进,闻金退了~
军伍训练还有一项是个人武技的训练,也就是单打独斗的训练,这项训练在梁山是弱项,前军和后军还好些,扩编成军的时间到底稍微早些,但是也就是稍好一点而已。
掌握的技战术还不足以支持他们在单打独斗,甚至小范围的战斗中,获得优势。
所以梁山大军的行动,一直是保持着阵型的,大多数的战斗一直都是!
久而久之,这也成了梁山士卒的一种认知习惯,就是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保持军阵。
此举当然是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军卒听话,能保持军阵,面对大部分对手就是碾压,就像现在,千人军阵打百十人的小军阵,那就是一轮神臂弩差不多就解决战斗了,伤亡一般也不大,看战斗结果就知道了,梁山经常是一比五以上的伤亡比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这样的梁山步兵是不能追击的~
保持军阵的行进速度,怎么能追的上一心想跑的敌人,这也是王烨为何要给四军步兵配备一营骑兵的原因,哪怕练的再难,也不放弃。
没有骑兵追击,真的是打不了的,赢了不能追击扩大战果,和没赢有什么区别?
说回眼前的战场,后军的斩获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已经是攻城已经持续了一整天,人毕竟是会累的,相比于一路坐船的后军,高丽大军就是从高丽大寨赶到攻城的位置,就需要全副武装走好几里啊~
统帅着骑兵的王烨,激活了【骑将】技能,发现自己对战场的判断更准确了些。
后军自南门来,从罗州城东西两侧包抄,目前斩获最大的部分就是两部城门攻城的部队,至于北面城门的部队,从鸣金的命令之后,就开始退兵,除了伤兵以及最开始王烨追杀的那部分,基本都回去了。
高丽大寨门口是混乱的,现在的王烨也有两个选择,拦下东西城门的攻城部队,还是尾随败兵攻入大寨?
战场上不允许王烨思考太久,皱眉咬牙,算了。
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吼!”
梁山没有完整的军旗军鼓体系,通讯传令基本靠吼,好在王烨的吼声真的挺非人的。
后军第五营骑兵和燕云骑一分为二,朝左右两侧追击而去。
负责进攻东西城门的是全罗道精勇军,这种常备的兵种,训练上,甲胄补给上都比两军六卫要差些,但是就目前在战场上的表现来说,他们的表现大略是可圈可点的,战斗意志,士气基本是不缺的。
归根结底,就是高丽的田柴科制度。
全罗道精勇军分的田亩山林大部分就在全罗道,这不知道哪冒出来的梁山,把罗州城周围的田地可是都要分出去的,所以很多事情的逻辑就是那么简单。
财帛动人心罢了!
只是再动人心的财富在真正刀斧临身的时候,也会一文不值。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好死真的不如赖活着!
当去路被那个恐怖的插着鸡毛的骑士堵住的时候,投降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兵器一扔,然后跪地,能不能活命,就看这梁山人是否有好生之德了。
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