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岛的攻势。
刘琦的猜想是对的,当梁山大军一天行军三十里,而且不能被阻挡的时候,那就真的势如破竹了。
人呢,嗯,是一种受情绪支配比较严重的动物。
体现在军队上,就是士气可以决定很多东西,自安艺城之后,梁山大军每日依旧滚动行军。
每日行军三十里,轮番扎营,轮番做先锋。
无论是日本军队列阵迎敌,亦或者小股部队沿途骚扰,都不能对这个既定的战略目标造成影响!
当然,严格说三十里的话,那就真的是抬杠了,毕竟有些地方适合扎营,有些地方不适合,总的来说,二十六七里的有,三十四五里的也有。
反正大约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源为义不是没有想过阻止,只是招式都不太好用。
除了常规作战,以及坚壁清野和破坏道路,其他理论上应该有效的,比如绕后骚扰人家粮道,这次也不太好用。
应对这种长距离山区行军,骚扰粮道无疑是一种正确的策略,毕竟日本军队是有地利优势的。
解释说明一下,大概就是梁山大军主要是沿着本岛南侧,沿海四十里范围内行军的,一路的布置也是针对这多山多谷地平原的特殊地形弄的。
那从其他山区绕过去,然后攻击相对更弱的后勤运输部队,以及破坏道路让对方粮草补给出问题,自然就是正确的军事应对选择。
继续阅读!
结果~
很尴尬。
没打过!
派过去的精锐偷袭队伍,没打过人家负责后勤补给的辅兵部队?!
这场面就非常尴尬了,源为义都有些不会处理了~
当然有这种结果也很正常,毕竟梁山真的是富裕,此处富裕主要是军事上的富裕。
比如说甲胄,这玩意是会有存量的,会累积和转移。
梁山的军备富裕主要来自于,大宋赵官家的无偿资助,以及高丽和辽国的军事遗产。
辽国说遗产有点早,毕竟辽国还没亡。
但是两次面对辽国的大胜,确实让梁山军队的武备挺富裕的。
于是负责骚扰粮道的日本武士,面对的便是七成皮甲披甲率,以及三成神臂弩装备,长短兵器齐备,并且做过两个月以上军事训练的辅兵。
更不要说,还有许多装备更精良的预备役,训练时长超过一年的预备役。
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比这片大陆上大部分的军队都强了,便是战斗经验,也不算太少,毕竟搬运尸体什么的,也挺锻炼胆量的~
当然,粮食运送还是要借助海军进行水运辅助的,所以海边的城池便比较重要了。
七天行军二百里,此处便已经是备中,大概在日本后世福山市了。
中军大帐内,只有王烨、许贯忠和王石头三个。
许贯忠把视线从舆图上移开,看向王烨说道:“此战的关键不仅在于进攻的势头不能停,还有便是后方安定,道路无阻。”
王烨点头:“张孝纯做的很好,咱们这边推进,后面移民安排基本也是妥当的。”
实际上梁山大军不仅三十里修建一处军寨,更多的还是做道路的第二次整修。
先锋部队说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实际上是沿着已有道路做的这些,真的从荒山野岭之间开路,那一天哪能有三十里?
“主战部队需要保持整体战斗序列的完整,各处驻守的辅兵和预备役,也需要尽快把地方防卫工作交给村寨,然后往前推进。”许贯忠道。
这便是另外一处关键了,迁移来的百姓不仅要安顿好自己,还要做好地方卫戍协助工作。
这对于新迁移来的百姓并不太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