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老顽固不接受,也顶多只能嘴上叫唤几句,改变不了什么。
购房的和租房的,相继入住,搬入新家。
新家的布置,又是带动了一批生意的高峰,加之招聘信息一贴,全县都忙忙碌碌的。
大街上的人们,走来走去,水泥马路,宽敞而平坦,马车走在上面,一点都不颠簸。
很多百姓写信给外地的亲人,诉说着福暖县的特别和福利政策,劝说还在外面受苦的亲人也来这里。
有些人已经买了房,办理了新户籍,还有了新工作,工钱更是给的高。
别说饿肚子了,勤劳努力些的人,一个月的时间就从穷困潦倒的流民,变成了有房子住,有余钱花,还入了新户籍的百姓。
一个做书本生意的王老板,约了另一个商客朋友马老板来福暖县,他的纸在这里没有卖出去,但是笔墨却卖的好,而这个商客朋友恰好相反,于是两人商议,用纸等价交换笔墨来卖。
没想到笔墨远远比纸卖的要快,令这位马老板好奇不已!
于是跟着来了福暖县,没想到,一入城门,就被宽阔平坦的石灰路给惊到了。
他从未见过这种路,京都城他都有生意,认识的富贵人家也不少,可也没见过有这样的路,他不顾别人眼神,直接趴地上用手摸了又摸,直叹不可思议!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老板笑的合不拢嘴,莫名心中有种骄傲感。
又带着他在城中各处转悠了一圈,最后两人去了福宁酒楼。
二人定了临街的雅间,从窗外望去,一下子就看到了民医堂,和佳运客栈,以及瑞香楼。
商客马老板忍不住问道:“这福暖县的县令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能开创出这般繁华的地方来。”
那老板笑道:“不瞒马大哥,这福暖县最大的功劳者可不是县令,而是一位十岁的小姑娘,百姓亲切的称之为小东家!”
“十岁的小姑娘?”马老板一声惊呼。
“是啊,这是福暖县老百姓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此女如今还在书院里读书呢。”
“谁家的姑娘,如此厉害。”
“季府!我也只知晓季府,而这位小东家不经常露面,行事也很低调。听说她无父无母,小小年纪撑起季府,上有两位姐姐,下有两名幼弟。”
“这可真是天才少女了!这北地这么大,有权有势的人家可不少,这么厉害的女子,怕是一旦到了年龄,求娶的人家都能把门槛给踏破。”那马老板忍不住试探性的感叹了几句。
听马老板这样感叹,他神秘兮兮的道:“马兄的想法,怕是不少人都在琢磨,不过,我可是打听过了,这位季小东家,背后有人!”
“有人?什么人?”
“知道这福暖县的福暖二字如何来的吗?”
那马老板摇摇头,就听他继续神秘兮兮的道:“是当今皇帝陛下亲赐!”
“陛下?”马老板的声音都开始有些颤抖了。
只听王老板坐的离他更近了些,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去年寒冬,正逢流民四起的时候,冻死好些人,小东家自制了火炉出来,上报给朝廷,而后皇上亲自下旨赐了福暖二字,听说还赐了不少好东西。”
“原来如此,可皇上毕竟远在京都,哪里能顾及到这么远?何况,这样的小事,怕不是皇上早就忘了。”马老板心中琢磨,若只是如此,倒也没什么好怕的,扯虎皮做大旗,他最是清楚其中门道。
可旁边的王老板,却一脸这你就不懂了的表情看着他:“马兄,我能在这里开了铺子,入了户籍,做买卖,也不是一点小道消息都没有的,这小东家背后,不只有皇上,还有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