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一家人在大厅开心地聊天,纠结的事儿终于定下来了。老妈满脸笑容,让阿姨做好吃的。儿子快归队了,三姨和小姑子热热闹闹地讨论衣服。电话突然响了,三姨夫接起来笑着应下。
放下电话,三姨夫跟老妈说:“中午我带喜荣参加同学聚会,人家请咱。一是同学情谊,二是让家属认识认识。”
老妈朝儿子摆摆手:“去吧,应该的。”三姨夫让三姨准备准备,自己多年没见同学,同学帮忙照顾家,得准备礼物谢谢,这几天光忙家里的事儿了。...老妈朝儿子摆摆手:“去吧,应该的。”三姨夫让三姨准备准备,自己多年没见同学,同学帮忙照顾家,得准备礼物谢谢,这几天光忙家里的事儿了。
一会儿,两人准备好出门,孟祥琴帮哥嫂拿着礼物先出去。三姨夫开门,让三姨先走,自己刚松手,回到门厅,就听到后面传来惨叫,是女儿!
夫妻惊慌失措地跑进去,只见女儿手里的糖葫芦扎在嘴上,血从嘴角流了出来,老妈也从屋里跑了出来。
大家啥也不顾了,赶紧开车往医院去,送进了急诊。
手术室外,妹夫急得来回踱步,紧张得不知所措。孟祥琴安慰着母亲,三姨夫搂着三姨,给她顺气,三姨靠在丈夫身上哭着说:“要是女儿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不会的,不会的!”
原来夫妻去赴宴,让奶奶照顾孙女。孟祥琴拿着姑姑买的糖葫芦,看到父母出门就在后面跟着,奶奶正和阿姨说家宴改晚上,没注意。三姨夫光给三姨开门,没看到后面。门一松,惯性把孩子拿糖葫芦的手推进去,糖葫芦的签子扎到嗓子里了。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奶奶、姑姑都责怪自己。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出来,孩子被推了出来,大家围上去问:“没事了,幸亏是竹签,把嗓子扎破了,竹签断了,推力不大,要是扎穿就麻烦了。伤口处理好了,得住院输液观察,别让伤口发炎。以后注意点,孩子小,得多考虑周全。”
大家松了一口气,三姨在病房看着女儿,心疼得直掉泪,紧紧拉着孟萍的手。老太太、小姑子在旁边也掉泪,心里都怪自己。同时祈祷一切都能好起来。
三姨夫也后怕不已,心想,这回老婆孩子得留在这儿了,毕竟大城市,有事家里人能帮忙,自己部队忙顾不上她们娘仨。
这事让家里人得到了教训,光疼孩子不行,得根据孩子的情况照顾好。
归队时间到了,三姨夫舍不得离开家,三姨和孟萍留在老妈家,三姨夫一个人走了。...
三姨夫归队后,心里始终牵挂着家里。在部队的日子里,他每每完成一项任务,都会在心里默默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和母亲此刻在做什么。
留在家里的三姨,虽然怀孕着身子不太方便,但有老妈和孟祥琴的照顾,日子过得还算舒心。孟萍这孩子,天天围着奶奶转,小嘴跟抹了蜜似的,把奶奶哄得是心花怒放。
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三姨的行动也越发不便。母亲忙前忙后,找最好的食材给三姨补身子,就盼着她能顺顺利利生下孩子。
一天,三姨突然肚子疼,这可把家里人给吓坏了。老妈赶紧叫车,孟祥琴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一起陪着三姨去了医院。
在产房外,老妈不停地踱步,嘴里念念有词,祈祷着母子平安。孟祥琴也是坐立不安,眼睛一直盯着产房的门。
终于,一声啼哭传来,护士抱着个大胖小子走了出来:“恭喜,母子平安!”母亲和孟祥琴那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脸上满是喜悦。
三姨看着襁褓中的儿子,疲惫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小姑子抱着小侄子说:“这家里遗传有意思,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