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迟来的正义(2 / 3)

李幼白深吸了口冬日中的冷气,她回去取出暖手的炉子和一些碎银,出来后塞到侍女手中,沉声说:“这些拿着去用,添两件保暖的衣裳,要是老爷还说,你便让他来找我李幼白。”

侍女露出感激的目光,点点头后哆嗦着快步走了。

合上门,李幼白不愿去想李富贵到底是什么意思,鸡毛蒜皮的小事总是最能让人心烦气躁。

点燃烛火,当微弱的光芒亮起时,李幼白从行李中翻出祖师爷留下的游记行册。

游记类似日记,记录着每一任药家掌门游历天下时的见闻,但并非所有掌门都会写,像李湘鹤就没留下。

不仅要传授教徒而且还久病缠身,根本没有时间去专门记录。

能留下游记的仅有一代,二代,四代和六代掌门,内容繁多且复杂难寻,想要找到关于暗黑之境的描述,难度不小。

李幼白拿起第一代掌门留下的游记翻了两页,陡然停下动作,蹙眉说:“罢了,真有又能怎样,眼下不是探究的时候,提升武道修为才是重中之重,等自己开穴大成再说。”

任何事情都要分个轻重缓急,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计划。

第五年一月初四,李幼白开穴一百四十八,距离全开还差二十六穴。

不仅李幼白,连民间百姓都在关注着两国战争局势。

继续阅读!

东北边境局势发生扭转,魏国援军到来一举将白莽大军逼退五十里外,可也仅此而已了。

最令朝廷头疼的是白莽的义子白烛葵。

率领的骑兵如同泥鳅,来去自如,且白烛葵本人武艺绝顶,连着冲杀掉两名六品斩铁流武将而自己未有负伤。

现已经在蜀流城外三百里处安营扎寨,距离顺安城不过千里之数。

有密报说秦军走南海水路向白烛葵源源不断输送援兵与粮草,否则定然不能消耗至今。

真假难定,朝廷分出三万游骑支援蜀流城探听虚实,而叛军任然在顺安城附近游击。

朝廷向陈无声发下最后通令,必须年前平掉叛军领兵前往蜀流城。

一月初九,顺安城外有不少从蜀流城跑过来的富户要求到城中避难,交过巨额通行银两,守卫开门放人。

越是乱,越能挣大钱。

顺安城监牢内原本不想参军的狱卒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倒戈,眼看着成门卫赚钱还没敌军打来,眼睛红得发紫。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朝中忽然传来消息,李义忠兵变失败被皇帝斩于大殿之上。

与李义忠相关的同僚友人,迎接的将是抄家灭族,府邸,财产,田地全部收归国有,贪墨多年最终付之一炬。

行刑那天,菜市口血流成河,引发的连锁反应一直往各州各县延续,不少与李义忠相关的人全部被捕入狱。

其中不缺乏商户,卫兵,一夜之间顺安城从下到上都换了一批人。

狱卒们眉开眼笑,纷纷庆幸自己没有参军还待在天牢里,这不油水就来了。

陈司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着李义忠倒台,说明陛下的后顾之忧此刻消失,前线有足够粮草与银两维持之后,内部则需要稳定,短时间内不会再发生如此大案了。

现在才是贪墨的大好时机!

坊间风评急转,当年抨击批判余正的人转头歌颂余正伟大,更有书生落泪作诗,诉说这才是我辈读书人的楷模。

朝廷趁势下旨,追封余正为护国良师,为江山社稷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必须丰碑立像。

官吏们对皇帝此番做法表示赞同与感动,百姓与读书人们无不叩谢皇帝大恩,为清官余正报仇,铲除了李义忠这一毒瘤大害。

衙门立马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