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关隘之中都是流匪驱使平民搬运物资的场景。
……
在七彩烟雾的威慑之下,义军在跑,贺人龙的军队也在向着城门所在的方向疯狂收缩。
主将受伤,贺人龙的军队并未离开关隘,而是在城门附近就地列阵驻守,构成了一道严密的防御阵地。
这种布置,就是为了防止流匪趁乱袭营,重新夺回关隘。
要知道,贺人龙受重伤,一旦军营驻地再次出现问题,那么贺人龙很可能就会死于点颠簸的行军途中。
在这种默契的布置之下,贺人龙的高级将领全都默默的留在城门附近,在收缩防御的同时,也在清点自己的军队,为最坏的可能性做好准备。
此时抬着贺人龙离开的,是以周国卿为首的亲卫力量。
这支数百人的亲兵部队,是场中最为忠于贺人龙的,也是对贺人龙的伤势最为关心的那一波人。
眼看着贺人龙脸上的血色越来越苍白,周国卿等人连眼泪都快要流下来。
一群刀枪临面的铁血杀才,在自身的主心骨陡然重伤之时,竟然表现出无知孩童才有的惊慌和懦弱。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体失血过多,只能硬扛。
扛不过来,那就只能去死,没有任何的办法。
继续阅读
更何况,谁也不知道,插入贺人龙大腿之中的断矛,上面是不是淬有剧毒。
古代人不懂细菌感染的概念,若是他们知道枪头上可能还有致命病菌,估计只会被吓得更加厉害。
立于城头,看着贺人龙的亲兵部队护送着贺人龙逐渐远去,赵平乱此时的思绪是平静的。
贺人龙,在本质上,虽然只是被赵平乱忽悠进来当炮灰送死的。
可是,按照官职来算,贺人龙,甘肃总兵,可是场中最大的官。
他的重伤垂死,必然会牵动所有人的动向。
就算赵平乱已经察觉到了流匪正在关隘之中疯狂搬运物资的事实,但在人心大乱的时刻,赵平乱已经失去了继续攻击的机会。
赵平乱的军队已经彻底混乱,别说想要调度其帮着打仗,就算只是想要让其不妨碍赵平乱的军队打仗,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另外,贺人龙好歹是一军主帅,朝廷的二品大员,基于一般的人情世故,赵平乱在其重伤的时刻,也应该前往探望一番。
如果赵平乱不顾贺人龙的死活,顶着贺人龙的混乱军队强行出击,这种急功近利,拿兄弟部队当跳板的行为,吃相也太难看了一些。
公然的为自己的公众形象抹黑,强行引起贺人龙死忠精锐的反感和厌恶,赵平乱还没有蠢到这种地步。
不管是为了笼络人心,还是为了更好的攻略洛阳盆地,赵平乱此时都必须要停下战斗,主动的关心一波贺人龙的伤势。
基本的不利局面已经形成,赵平乱也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想要继续驱使贺人龙的部队,那么就必须要尝试着收拢其手下的人心。
当前的最好办法,必然是以救治贺人龙为基本契机,获取贺人龙死忠将领的好感。
以此为跳板,继续收拢所有贺人龙手下将帅的军心。
借由这个人情,或许在贺人龙重伤昏迷的期间,赵平乱能够真正如臂指使的驱使这支百战之军。
所以,赵平乱心中所酝酿的这个示恩计划,可谓是一个将危机扭转为良机的绝佳办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平乱此时的心情,是良好的。
心中有所计议,赵平乱在电商系统之中大肆的购物一番,随即便带着自己的亲兵小队顺着贺人龙离开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