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们毫不在意。”
“太上老君在《道德经》有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诸位的希夷之道修行不浅啊,哈哈哈哈……”
通玄观的道士回道:“老君还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刘奉真,你说话说一半,你的不知之道,修为亦颇深呐……”
真正修行的道士都品性洒脱。
丢衣服这件事他们倒没怎么放在心上,反倒是借着此事,引经据典,互相辩经。
看似对骂,实则无丝毫怒气。
两方互相互呛了几句,最后有说有笑去做早课,吃早膳。
随后派人出观,到临安城内请裁缝紧急赶制一批新道袍。
否则赶不上论道之日。
第二天夜里。
在十世悍匪以及几位道教高人的通力合作下,逮了七八个梁上君子。
通玄观不打不骂,也不送官府,押到庭院里。
紫阳门下的刘奉真拿出一个火折子,劝道:“诸位居士,师父他老人家尚未成仙,此间并无仙衣,诸位不要再来了。”
说着,用火折子在道袍上烧了一个小口,又道:“诸位请看,若是仙衣,岂能被凡火烧毁?”
几位梁上君子“恍然大悟”,“痛哭流涕”,道:“道长仁心,我等错了。”
“我等贪心,打扰了各位道长清修,实属不该。愿将之前的道袍全部送回。回去之后,一定洗心革面……”
刘奉真满意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继续阅读
当晚的后半夜,那几位梁上君子果然信守承诺,将道袍送了回来。
但每个道袍上都烫了一个小洞。
自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通玄观没有再丢过衣服,但是几乎所有衣服都莫名其妙,不知何时被人偷偷烫了个小洞。
有些道袍前后被烫了不止一次。
显然那些梁上君子不是同一批人,不是自己亲手烫的洞信不过。
就连后面新的道袍亦不能幸免。
一时间,住在通玄观的道士、居士,身上的衣服就没有一件完好的,到处都是烫穿的小洞。
来烧香的信徒不明内情。
见自己尊崇的道长皆是如此着装,以为什么虔诚仪式。
于是,纷纷效仿。
一时间,竟然在临安城里流行起一种“烫伤装”。
但凡身上衣服没用香火烫几个洞,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道教信徒。
特别是小孩,更是深受其害。
好不容易到了新年,父母给裁了身新衣服。
结果这个流行趋势一起来,不知从哪里传出说用香火烫穿衣服,表示自己虔诚,香火烧穿了衣服都没发现。
因此,洞越多,越可得神仙保佑。
父母自然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
到了通玄观,向各路神仙请了把香火,对着小屁孩的衣服一阵乱戳。
顿时,满道观都是小屁孩的哭声。
…………
各方闹剧,一直维持到大年初五。
皇宫、道教、佛教三路人马,在各自的人马簇拥下,朝张府出发。
皇宫护卫甲胄明亮,军阵严明。
佛教信徒衣着光鲜,和和气气。
唯有道教那一路,从道士到信徒,全都是“烫伤装”,实为一大奇观。
等张府大开正门,张天出来迎接的时候。
看到道教那一路人马疑惑不已。
这是什么仪式?怎么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
只听说过和尚烫头的,却从来没有听说道教烫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