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的走了。
秦大哥站在一旁给下山的人让出路来。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他安静的盘腿坐在秦舟的身旁,没有说话,静静地陪着他。
*
秦大伯领着人直接来到村里的广场中。
村中的丧宴已经准备好了。
身体康健的祖婆们摆着碗筷,就等着送殡的人回来。
村中人有序的入了席,姑娘们抬着饭盆拿着勺子一人满满一碗杀猪菜,然后一人又分了三个杂粮馒头。
秦大嫂等村里人吃饱,将剩下的菜舀出来两碗放着,其余的都分给村里人带走。
村里人吃饱喝足后,将广场中的桌子板凳自发的一人一个带到村中的储藏室去。
秦大伯抽着旱烟往家里走。
小辈们跟在后面端着饭菜。
到了家,秦大嫂将饭菜接过来放到厨房里。
“爹,都弄好了。”她擦着手走出来,对着秦大伯说道,“老三带来的师傅和同门那边都送过饭了,安排到知青院住下了。”
秦大伯点了点头,“辛苦你了。”
秦大嫂揽着大丫,笑了笑,“不辛苦,我这个当嫂子的多出把力是应该的。”
秦伯娘从屋里拿出一笔钱,数都没数直接塞到秦大嫂手里。
秦大嫂还没回过神来,秦伯娘已经转身坐好了。
“拿着吧。”秦大伯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安了安秦大嫂的心。
秦大嫂握着钱踌躇一刻后,将钱装到了兜里。
继续阅读
秦大伯满意的点点头,看向屋里的人,“都回吧,明天该上班的上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知道了爹。”
屋中的几人齐齐应道。
秦大嫂起身告别,秦二哥牵着秦二嫂领着孩子也回去了。
屋中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秦伯娘憋了一天的话,这才问出了口,“咱、闺女是不是给你留信了。”
秦大伯磕了磕烟枪,抬着下巴示意了一下未锁的院门。
秦伯娘站起身来将院门锁上,在转身,秦大伯已经从屋子里抱出来一个箱子。
秦大伯将信递给秦伯娘。
秦伯娘迫不及待的拿起信读了起来。
她识字也会写,读一封信很是轻松。
秦伯娘不愿意漏过一个字,所以看的很慢。
一封长长的信看完,她提着的心才稳稳地放了下来。
信里没有明说,但是她也读的明白。
秦伯娘一下子笑出声来。
秦大伯看着老伴的笑,脸上不自觉也挂上一抹浅浅的笑。
秦伯娘将箱子里的东西一样样的掏出来。
装着不同颜色药丸的药瓶子,成卷的钱票,新衣服,以及新衣服下面压着的四五封举荐信。
秦伯娘看过后,重新将东西小心的再放回去。
打开一个药瓶,取出里面两颗褐色的药丸,分给秦大伯一颗,另一颗直接扔进嘴里。
药丸入口即化,她也不管秦大伯的脸色,抱起箱子就进了卧室,然后把箱子藏了起来。
她闺女给的,得放好。
秦大伯无奈的看着老伴行云流水、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动作,也将手中的药丸扔进嘴里。
他闺女说了,这个褐色的药丸是专门给他们老两口做的,吃了对身体好。
所以他老婆子毫不犹豫的拿起来就吃。
想到他闺女在信里说的那些药丸的功效,秦大伯紧皱着眉头,抽着旱烟。
片刻,他还是站起身来,走进了卧室,跟他老伴商议了半天,将一颗红色的药丸装在单独空出来的小瓶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