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明显的波动。
“秦侯爷恪守君臣之礼,这些朕是知道的,只是平日里未曾见你来御书房送东西,这会儿怎么想到给朕送参汤。”
秦书瑶自然是不会说她是为了来看很久未见的秦颂,可今日她今日所为确实与以前不同。
“都是臣妾平日里疏忽了,陛下恕罪,其实一般的原因是臣妾与二哥哥许久未见,此次二哥哥回京也未能见到,心中甚至担忧,借今日送参汤的机会才敢来见见。”
此话半真半假,妹妹来看哥哥,任谁也不会乱想,朱钰感叹她的诚实,她大可以说是因为想念他,才会来御书房,可越是这样,他越是没话说。
“朕知道了,如今你有了朕的第一个孩子,该是好好在宫里养胎,你二哥哥在朝中为朕分忧,你在后宫伺候朕,你们秦家是忠臣,朕自然是信任。”
秦书瑶难得抬头看他,不知他这句话有几句真,几句假,也只有应了。
“是,妾身知晓了。”
秦书瑶出去后,朱钰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她离开的方向,御书房内也就只剩下他一人。
李牧端着参汤进来,却看见在桌上已经有了一份参汤,食盒还未打开,他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将自己手中的参汤送上去。
“陛下,这是皇后娘娘遣人送来的参汤,却不想淑妃娘娘也送过来了,哎哟,您说她们俩撞到一起去了,那陛下要喝谁的参汤?”
李牧将食盒放在桌上,已打开了皇后送来的参汤,端出来放在桌上。
“这淑妃娘娘向来是不会往御书房里送东西的,今个儿是怎么了。”
李钰的目光放在桌上放着两碗参汤上,对李牧道:
“把皇后的端过来吧。”
李牧嘴角微微一扯,夹着嗓音道:
“是。”
光是这个食盒,便代表了陛下的选择,皇后是太后的人,秦书瑶是秦家的人,她们代表的不仅仅是陛下的妃子,更是代表了两族势力。
朱钰重新将目光放在奏章上,眉头却更加紧锁,无论是民间传言,还是如今所掌握的情况,那人十九八九还活着。
意识到这一点,他心中多是忌惮。
当初先皇后还在之时便是忌惮深受宠爱的梅妃,当时先皇对梅妃的宠爱可算是极致,甚至想将她的儿子立为太子,跳过立嫡立长的祖训。
所以这五皇子在朱钰眼中是极大的威胁,甚至大过于现在的太后,他必须在大火烧起来前,就将这唯一的火苗扑灭。
娇妾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