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就坡下驴(3 / 5)

并不关心:“关于夏言和曾铣勾结一事,你可还记得写了些什么吗?”

仇鸾点点头:“臣在奏折中写道,曾铣穷兵黩武,一心收复河套建功立业,对待下属极其严苛。

对犯错军队,动辄克扣军饷以示惩罚。还把克扣的军饷拿来向朝廷活动,争取支持。”

嘉靖皱起眉头:“你奏折中所写,还有曾铣给夏言送礼呢。夏言收受贿赂,所以后面才帮曾铣说话。”

仇鸾瞪大了眼睛:“这些事儿,臣并没有写啊,这不是另外几个军官说的吗?他们做的证啊!”

嘉靖也瞪大了眼睛:“你看看这份奏折,难道不是你写的吗?”

仇鸾挣扎着接过奏折,脸色变得更加灰白了:“万岁,这字迹确实像是臣的字迹,可臣当时没写这么多字儿啊!

这后面关于夏言的事儿,臣的奏折上当时并没有啊。当时案子是锦衣卫和刑部一起审的,让臣作证的部分,也只是曾铣的事儿啊!”

嘉靖的脸上有些下不来了,他看向陆炳,陆炳拱手弯腰说道。

“万岁,因为奏折上写的,曾铣给夏言送礼之事,是分别委派了三名将官,那三名将官也都承认了。

当时仇鸾主要是为曾铣一案作证的,并未涉及夏言。当时是臣陪审,刑部侍郎柳台主审此案。

不过当时证据已经足够了,仇鸾证明了曾铣的罪行,那三名将官证明了曾铣和夏言的勾结。”

嘉靖想了想:“柳台,朕记得徽王案之后,柳台和谈同都被你抓进了诏狱,后来查出了很多罪行,是流放了吧。”

陆炳点头道:“谈同还在关外流放,柳台……他精神不太好,在流放的路上掉下山崖,死了。”

嘉靖点点头,看向张居正:“如此看来,奏折确实可能是严世藩代写的,增添了夏言的罪状。”

张居正看出嘉靖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即精神一振,行礼道。

“万岁,此奏折看似合理,其实确实是有许多漏洞的。只是当年严世藩手段高明,又有柳台做帮凶,所以难以察觉。

因为仇鸾的奏折日期是在他被抓回京城前所写的,但他奏折中却与后来万岁下旨申斥夏言的圣旨中多有附和雷同之词。

如“将有余力,粮有余积”和“兵有余力,食有余积”雷同,“师出有名”与“出师征逐为名正”雷同。

可万岁的圣旨,是在仇鸾早已入狱后才宣的,仇鸾被抓之前不可能知道万岁会在圣旨中用这样的词语。

所以结合仇鸾的说法,可知这份奏折正如画师所鉴定,乃是出自严世藩之手,捏造了夏言的罪证。”

嘉靖知道这件事儿想拦估计是拦不住了,见众人的情绪都已经转到了严世藩的身上,也打算就坡下驴了。

可他仍然要表个态,让众人知道,清查冤案是一回事儿,但夏言仍然是有罪的,只是什么罪的问题。

“看来,此事严世藩确实做了很多手脚,重新查也不是不行。只是夏言强君胁众,生活奢侈,这却是无法辩驳之事!”

群臣面面相觑,萧风看向徐阶,一言不发。徐阶沉默许久,终于还是站出来了。

“万岁,夏言为人高傲,对万岁无礼,对群臣狂妄,万岁说他强君胁众,那是一点也没冤枉他的。

夏言生活奢侈,也是事实。虽不及严嵩,但比起臣来,那肯定是阔气得多了。”

群臣面露微笑,嘉靖也微笑点头,其实徐阶的日子过得绝对很滋润了,只是当初夏言确实比他还要豪横一些。

“然夏言在任之时,不避怨嫌,不怕劳烦,杀伐果断,事必躬亲,裁汰冗员,打击倭寇,不失首辅之责。

臣自蒙万岁圣恩,忝居首辅,每日里想的就是一件事:臣要做一个没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