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孟浚多虑了:“清廷那般严苛的剃发令都能推行,大王无论行何等新政,皆可施行,无需担心。”
在说完后,堵胤锡又有些迟疑的说道:“不过国家之事,可缓不可急,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切不可操之过急,庙堂之上,所设想的政策,几乎无一个恶政,可一旦向下推行,这些本心是好的政策,却最终变成嗜民的恶政。”
………………
在离开大帐后,孟浚亲自送堵胤锡知营门处,在周军营外,一队人马当即上前,簇拥着堵胤锡。
而堵胤锡回望了一眼孟浚,他的心中,慕然间松了一口气。
而回到忠贞营内的堵胤锡,一刻不停,召集各部军将,将自己决议归附周军之事,直言而出,并言若有人不愿归附,绝不强留,无论是南下投奔李定国,还是孙可望,亦或是依然驻军夔东,皆可。
刘体纯想不到,这堵阁老有朝一日会背弃大明,虽然现在孟浚明面上并未自立,可朝廷的命令,孟浚何曾听过一次。
郝永忠,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王光兴、谭文,谭诣,谭宏三兄弟,马腾云,塔天宝,党守素,贺珍等大小将领面对堵胤锡的话语,反应尽皆不同。
大部分人对归附孟浚,并没有什么意见,既然大顺如梦一场,已经成空,那么降明和降周之间,降周还更加的容易让人接受,毕竟大家伙和官兵厮杀了多少年了,至于投孙可望,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之间的仇怨,投奔西军,在这些顺军残部的心里,还是有些隔阂。
南明义军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