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卫生所失窃案后,西代村又一大事件是村长的孙子结婚。 虽然和姜亚琴关系不太好。 但冲着村长的面子,也得去随个礼。 至于吃饭,那可吃不上。 村里但凡是讲究点的人家都随了礼,最不济的也是拿了两个鸡蛋送去。 若是送了礼的都安排吃饭,可安排不起。 张方法戴着大红花,骑着自行车接亲。 这在村里可是顶级接亲规格了。 时萋随着胡婶子、周三嫂几个去凑了热闹。 有已婚妇女对着新人说黄段子,惹得周围一群人跟着哈哈笑,小孩们也不知道大人笑什么,只觉得有意思也跟着边笑边转圈跑。 从知青点到村长家,骑自行车也就是个两三分钟。 张方法硬是绕着村子一大圈,时萋她们走着都到地方了,一对新人还没来。 这时候的结婚也没什么繁琐的仪式,把女方接到家,再摆上桌酒席宴请一下宾客就算完活。 酒席一共摆了三桌,除了村长家亲戚外,还有大队上的几个干部。 正常来说也有女方的亲属,只是女方那边太远人都没到,也就算了。 别看就是这三桌,也算得上大办了。 普通人家结婚,连这些亲戚朋友都不带请的,吃个糖就算结婚了。 时萋随大流的跟着其他人去了记礼账的桌子边。 扫了一眼其他人送的,有鸡蛋、塘子缸子、三毛五毛,礼账记的是五花八门。 她也没瞎逞能,掏了五毛钱递过去。 送完了礼,又抓了把糖块、瓜子,这场婚礼就算参加完了。 一群小孩早就守在院外,等自家大人出来就上来接糖。 时萋看了看手里这把糖,数量实在不多。 就合着周三嫂的一块给了东知。 东知乐的找不到北了,双手齐上接了过去。 还没等捂热,一把又被她娘给抢回去大半:“你给他这老些干啥,自己拿回去吃。” 时萋笑道:“给孩子吃这玩吧,我不爱吃糖。” 周三嫂不信,哪有人不爱吃糖的:“净瞎说,留着甜甜嘴也好。” 看时萋真要给,她不太好意思的揣进了兜里,对眼巴巴看着的东知挥手:“一边去,你那都好几块了,还不够吃的?这些放我这儿,省着点慢慢吃。” 知道他娘不讲理,东知噘嘴呲牙,摆了个怪样就跑。 气的周三嫂在后面骂“小兔崽子”。 村里开工后,因为山里气温低,可用的植株还不多,时萋也没着急收药材。 卫生所这边更清净了。 平均两三天也来不上一个看病的人。 左右没事可做,她就把学习资料都翻出来重新复习一遍。 刚到家小狗也不认生,挺着圆滚滚的肚皮、摇着尾巴在时萋腿边绕来绕去。 直到时萋扔出一根和它身体差不多大的骨头。 才把它目光吸引走。 这只黄色的小土狗就是东知抱回来的。 可能那户人家嫌小狗崽子太多了,大狗喂不动。 送出来的还不足一月。 东知这个年纪小孩根本不知道,还在吃奶的狗崽离了狗妈妈会不会死。 只觉得方知青这里有吃有喝,绝对能养好。 时萋是个起名废,她听取了东知的意见,给狗子起名小黄。 按颜色起名,大约是七八十年代的常态。 小黄到家的前几天,时萋一直是趁着没人,给它拿了储物格里的羊奶,再掺着打成糊的熟鸡蛋黄一起喂。 羊奶她储备的真不多,牛奶倒是有不少。 不过她也是曾经养过小猫的人,知道牛奶小动物不好消化。 今早已经试探着喂它肉糜和汤泡饭了。 要是让村里人知道她给狗吃的这么好,非得把她举报到
第93章 七十年代知青36(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