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 周泠泠并没有跟爹娘说外祖一家的事。 祈祝既然敢答应,那他就会把外祖父一家带来北疆。 所以没必要再让爹娘跟着一起担心。 士兵不足,召集百姓继续在安北城内外定好的地方挖渠的事顺利进行。 无论是安北城上下,还是附近的农户都十分积极。 北疆所有人都无条件的,全心全意的信任他们的将军。 在战时,他们愿意豁出性命随萧炎一起守卫北疆。 更不必说只是挖渠,这本就是为了他们北疆百姓的好事。 工人离得近的,可以每日回家。 离得远的,便在附近搭建帐篷。 一应粮食,被褥,帐篷等,都由周家负责。 当然,周泠泠也从将军府的库房里又搬走了不少好东西。 开工三天,混着杂粮饭的新粮——土豆,在安北城上下,乃至整个北疆都传开了。 工人们也从各个点的负责人,也就是桑林他们那里得到了不少“周家”的消息。 听说周家不仅是他们将军的救命恩人,还在得知他们北疆的艰难之后,义无反顾的举家北迁。 带着他们从南边发现的新粮,也就是他们现在吃的这个黄黄的,软软糯糯的东西。 叫土豆。 现在他们北疆也种了很多土豆,要是能成活,以后他们家家户户都能种,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哦对了。 现在他们挖的井和渠,也都是周家人建议挖的。 还给他们吃的住的。 于是乎,所有工人开始在心里,对周家人敬若神明…… 若不是神明,谁会为了他们这些不相干的北地人千里迢迢而来? 若不是神明,谁又会在饥荒的时候,把粮食都给了一群不相干的人? 若不是神明,谁会出钱又出粮,给他们开河修路,挖渠掘井? 短短半个月,周家门口就开始时不时出现些野菜,各种山货,甚至还有野鸡。 家里不缺菜,梅香只偶尔出门去买些调料什么的。 这天,她去买盐,结果店家死活不收钱。 她只能扔下铜钱就走。 这一切,周泠泠全然不知。 因为她已经来到了北疆最北的地方 ——护北城。 她到的这一日,护北城南城门紧闭,即使他们来的方向是北疆,也在刚靠近城门两百米的地方被城墙上的士兵呵止了。 “战时封城!闲杂人等速速离去!” 韩由带了四个人留在两处山谷,和那些人一起守着新粮。 桑林带着其他人和唐家兄弟一起,留在安北城管理劳工。 这次周泠泠身边只跟了铁元。 以及知道周泠泠要来,祁祝不放心,却拗不过她,所以派了一队府兵跟着。 府兵的领头人拿出一块令牌打马上前。 “我等乃是将军府的府兵,有急事见将军。” 守城的队长看了令牌,紧皱的眉头微微松开,却没有第一时间下令开门。 “兄弟,稍等片刻!” 说完,队长的身影就消失在了城墙上。 领头的府兵调转马头,对周泠泠道: “周姑娘,城令兵已去请示,我们稍等片刻。” 周泠泠颔首:“好。不着急。” 不着急。 府兵们却一个都不信。 从安北城到护北城,即使是他们快马加鞭也需要三日。 可他们前日早上从安北城出发的,今日下午就到了。 周姑娘一个小姑娘,路上也能一声不吭只顾着埋头赶路…… 想到最近城内外关于周家的壮举,府兵们不由得在心底又多了几分敬意。 不一会儿。 城门内就传来一阵动静。 厚重的城门缓缓打
第165章 前往护北城(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