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上工的时候,我们就说,妈辛苦了,让她休息一下午,我们在家里带孩子顺便把家里收拾一下。妈中午突然闹起来,可能是最近累的,心情不好了。
我和大嫂一片好心,没想到我婆婆接着骂我们,说我们要是不想过了就赶紧滚,滚回娘家去别回来了。郑家不缺我们这样的儿媳妇。愿意到郑家去当牛做马的人多的是。
我当时也很生气,我就说,我们这样的儿媳妇怎么了?我们自认平时表现挺好。要是我们这样的儿媳妇还被赶回娘家,那我小姑子那种油瓶倒了都不扶,没做过饭没洗过碗,连火都点不着的人,以后得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去啊?
我婆婆就冲上来打我,说我诅咒我小姑子嫁不出去。”
郑二嫂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可是我没说错什么,我嫁过来的时候,兰萍9岁,还在上小学,什么都不干是应该的,她还小嘛,我和大嫂什么都帮她干了,连裤衩子都给她洗,可是现在,她都15了,依然什么都不干,谁家姑娘像她这样啊?
平时就算了,我们干就我们干,习惯了。可现在抢收呢,她就不能给我们稍微搭把手吗?一天做三顿饭能累死她吗?
我知道,我婆婆发脾气,就是因为我和大嫂说了两回让小姑子帮帮忙,哪怕是一天就做一顿饭呢。我婆婆就看不下去了,说我们磋磨她闺女。我对着主席发誓,我没有这样的想法啊。我做嫂子的,难道还能害了她吗?
我婆婆打我,我当时气急了,闭着眼打了她两下,也没注意打到她哪儿了。
下午,郑国林下工回家,我跟他说了这事,我是想跟我婆婆道个歉的,没想到郑国林根本不听我说,对着我喊打喊杀,说要打死我给他妈出气,我没办法了,这才逃了出来。”
郑二嫂一边说,一边哭,偶尔还“嘶嘶”两声,好像是扯到伤口的样子。
外面听广播的人每次听到这个声音就跟着起点鸡皮疙瘩。
但舆论焦点根本没有聚焦在她和李爱云互殴这件事上,而是聚焦在了郑兰萍身上。
“郑家那姑娘真是被惯坏了。15岁,搁以前都嫁人了,就没见她下过一次地。这要是嫁了人,那就得完全让婆家养着。什么家庭敢娶啊。一个男人挣工分养婆娘孩子,根本不可能啊。”
“不是号召妇女都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吗?郑兰萍怎么不听号召呢?”
回到六零年代,踹开剧情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