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郑淑华和赵英杰(1 / 2)

她跟潘长青说:“你叫我来,我就来了,但是我很久都没搞研究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接得上。”

“那怕什么?你那脑子在那儿放着呢,就接着你之前的做,你看我,蹉跎了那么些年,不也接上了吗?咱们就当从头开始了。”

郑淑华笑着点头,“试试吧。”

她出狱之后,学校也没给她安排任何具体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彻底放弃她了,不过倒是给她安排了退休工资。她现在衣食无忧。

“其他几个人怎么样?”

郑淑华叹了口气,“老何还在坐牢呢,老赵摔断了腿,没养好,有一点点瘸。”

潘长青也叹气,坐牢的那个是跟他同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同事,搞研究也很厉害的,非常厉害,可惜了,人生最好的时光,都在监狱里度过,而和他差不多的人,已经功成名就,成了国之栋梁。就因为他说错了话。

这个他是知道的。

“摔断腿是怎么回事?”

他记得老赵虽然跟他一样被批判,但是62年就摘帽了呀。当时报纸上都登了。

“66年的时候,他被关起来了,想逃跑,把衣服都撕成布条,然后绑成绳子,想从楼上顺下来,结果布条断了,他掉下来了。”

潘长青:“……那现在呢?”

“被勒令退休了。”

说完,两个人一起陷入了沉默。

过了很大一会,潘长青说道:“断腿不耽误动脑子,把他也弄过来。”

郑淑华:“……”

不知道该说老潘是有情还是无情。

但是,“你说得对,让他过来工作。”

回国二十年了,真正工作的时间没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搞运动。趁着还活着,抓紧时间干活吧。顺便让老赵离开京城,到这儿来散散心。说不定心情一好,研究灵感就来了呢!

在潘长青和郑淑华的建议下,谢赟又把他们口中的老赵请了过来。

老赵是个退休人士,搞应用物理研究的,他和郑淑华一样,行动比较自由,谢赟要人,只需要争取他本人同意,然后联系他的退休单位,说要请他来为贫下中农发挥余热就可以了。

说服老赵的工作由郑淑华来做,谢赟只做后面的部分。

74年5月初,赵英杰来到了桃园公社。他和郑淑华、潘长青都可以称得上是物理学界三巨头了。

谢赟倍感欣慰。

在她上辈子的那个世界,很多专家学者在经过了这些年的折腾之后,哪怕后来平反了,也没能继续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有不少人直接退休了,还有的人回到学校授课,但是很少再继续从事前沿科技的研究,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

他们这一批科研人员,很多在年轻的时候学习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知识,而且他们本人都非常优秀,有的人在国外学习期间就已经有了非常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甚至好几十年后依然被学界广泛引用,他们本来应该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却大都没能取得应有的科研成就,想想就令人痛心。

在这个世界,潘长青、郑淑华和赵英杰,都有留学经历,都在国外最好的研究机构工作过,他们的研究能力得到过世界顶级科学家的认可,他们都发表过享誉世界的研究论文,谁提起来都要夸他们一句天赋卓绝,但是,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几乎都停留在了回国之前和回国之后最初的两三年时间。

他们一腔热血回来建设祖国,最终却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谢赟都想为他们流泪。

上辈子,她去上大学的时候,那批人都已经不在了。

这辈子,她还有机会帮助他们,有机会跟在他们身边学习,有机会和他们一起为了国家的科技进步而努力,这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