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七 靖康之变(六十二)(2 / 3)

孙傅道:“道君太上皇有真武大帝相佑护,定然无恙。如今距离亳州不过一日路程,明日到了亳州,就可弃岸登舟,那时节就可脱离金兵围追堵截了。”

秦光弼道:“好吧,明日就明日,如果明日不能到亳州,我也只能相信tmd什么真武大帝了。”

就在这时,宋徽宗的一个内侍官走了过来,他对秦光弼和孙傅道:“传太上皇口谕,朕龙体有恙,在此地歇驾三日再走!”说罢,一摆拂尘,转身而去。

秦光弼、孙傅留在当场目瞪口呆。

孙傅此刻连流满面,道“难道真是天要亡宋吗?”

秦光弼则恶狠狠道:“自作孽,不可活也?”

孙傅一听吓得倒退了一步,道:“秦光弼,你要学当年宇文化及刺王杀驾不成!”

秦光弼道:“我自然比不得前朝宇文化及的权势,但是当今太上皇所谓,比起那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他要在此地等死,我却不愿陪葬。孙大人保重,我去也!”

孙傅见状急忙伸开双手相拦,道:“秦大人,不可如此。圣上毕竟是圣上啊。”

继续阅读

秦光弼冷笑道:“孙大人忠勇在下佩服,你可以在这里陪着道君太上皇等候他的真武大帝吧。下官走了。”说罢,他翻身上马,就要离开。

这时候,突然他们二人身边的大树枝上,传来一阵“呵呵”一阵笑声:“真武大帝虽然没有,紫虚道人到有一个。”

二人没想到自己身边竟然藏着一人,而且他们二人完全没有察觉。惊诧之下,他二人不由自主倒退了数步,秦光弼更是将腰刀抽出了一尺多长。

这时候一道黑影从树上跳了下来,此人身形矮小,却都是一团精神,正是锦衣卫的副指挥使时迁。

秦光弼在河北义军待过很长时间,跟时迁有几面之缘,时迁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了。他此刻已经下决心离开宋徽宗去投靠华夏军了,于是更有理由接近时迁了。

秦光弼急忙施礼道:“下官参见时迁大人。”

孙傅和时迁并没有来往,他见秦光弼如此尊敬时迁不由得愣在了那里。

秦光弼见状急忙道:“孙大人,这个是华夏王手下锦衣卫指挥使时迁大人,快些见礼。”

孙傅虽然不认识时迁,可是知道锦衣卫的手段。那锦衣卫去年曾经将宋徽宗从镇江府“送”回了东京汴梁,其手段可见一斑。

孙傅打量时迁一番,有抬头看了看那棵大树,拱了拱手,道:“请了!这锦衣卫果然有些手段。”

时迁听孙傅口中尽是轻蔑之意,冷笑道:“我这登墙上树本领怎么也比不过大人练六甲神兵的手段。”

孙傅一听怒道:“你这贼寇,敢是来嘲笑本部堂不成。”

时迁见孙傅称呼自己“贼寇”不由的怒从心头起,他真想一刀杀了孙傅便万事大吉了。不过他此刻要即将宋徽宗带回伏牛山,还需要孙傅等人帮忙,于是将心头的怒火压了压,道:“本官才没有闲工夫跟尔等计较,我来此处是为了救尔等一命的。”

时迁自从离开了西京洛阳府后,就回到了伏牛山。他在尽可能的用各种手段召集散落在中原各地的锦衣卫往伏牛山听用,也恰恰在此时,种师道又给他派出了100多个锦衣卫来到伏牛山。时迁总算是将伏牛山锦衣卫又重新搭建了起来。

种师道给时迁2个命令,一个是重建伏牛山的锦衣卫,另外一个就是想方设法将宋徽宗送到西北。

时迁一边重新整顿伏牛山山寨,一边派出锦衣卫到处打探消息。很快他掌握了金军和宋徽宗的去向,他发现宋徽宗直奔亳州而去,那里正好是金军南下的必经之路,如果宋徽宗执意要道亳州,只怕就要落入金人之手了。

时迁快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