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八 靖康之变(一二三)(2 / 3)

小小的管营,不敢称将军。”

其实华夏军中500为一个小营,小营管带称将军也并无不可。不过后来种师道设置了军衔制度,小营管带只是少校(见四零三建国大礼(一)),所以管营官管带称为将军的事情逐渐减少了。

折赛花笑道:“你加入华夏军不久,这军中规矩倒是习得不少。”

邓元觉道:“军中规矩自然守的。”

折赛花道:“邓元觉你可有胆?”

邓元觉道:“军师吩咐无不遵从!”

折赛花道:“我让你带领本部人马攻打河中府西城,你可敢去。”

邓元觉没有丝毫犹豫,道:“原为军师驱使。”

折赛花一听“咦”了一声,道:“你部下就500人马,你怎么不问问怎么攻打西门?”

邓元觉道:“都说军师妙计安天下,我料想军师断不会让我等白白送命的。”

折赛花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道:“好,时抬举,怪不得我父王亲自抬举你进入华夏军。”

邓元觉没有接话,他对折赛花道:“怎么攻打河中府西城,还请军师吩咐。”

折赛花道:“你今晚过黄河,不需要带长梯等爬城的器械。明日天明之时寻一个隐秘之处驻扎下来,晚上二更后再攻城。每人准备一个掌中雷,攻城之时将这些掌中雷分别头上城墙就可。”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邓元觉道:“小人带兵过黄河没有问题,只是担心大队行军不敢保证不被金虏发现。”

折赛花道:“这个你放心,我自会多布疑兵,你尽量隐藏部队位置就可。”

邓元觉道:“军师放心,我自会小心。”

折赛花道:“金军号称只有300人守城,你晚上攻城之时要多带火把,在东城墙之外散开攻城,造成千军万马攻城的样子。敌军若真的只有300人,守卫一面城墙都会捉襟见肘。必然不敢出城作战。若果金军真的有伏兵,他们很有可能出城,跟你决一死战。”

邓元觉道:“军师放心,若金虏出城,我定与之死战。”

折赛花摇摇头道:“死战作甚,我父王说过咱们华夏军命贵,明晚如果金军出城,你便往黄河码头方向撤下来,我让林冲派骑兵接应你。”

邓元觉此刻才明白折赛花这是让他佯攻河中府,邓元觉道:“军师放心,小人定能完成这个差事。”

折赛花道:“我再给你派一个百人队,可以做你先锋。”

邓元觉一愣道:“还请军师明示。”

折赛花道:“这个百人队的百夫长名唤张俊,为人圆滑机警,在胜捷军、太原厢军甚至金营中都当过差,你要仔细关照,看看此人可用否。”

邓元觉一听就明白了,道:“多谢军师信任,小人定然用心。”

当天夜里邓元觉带领人马悄然渡过了黄河在河中府附近隐藏了起来。等到五鼓天明,折赛花便不再隐藏部队行踪,开始大张旗鼓的渡过黄河。

一过黄河便是河中府的管辖地,折赛花这么大张旗鼓的进入河东,就是让金军知道自己已经过了黄河了,就看看金军是否敢跟自己进行一场决战。

折赛花知道金军长于沙场决战,而短于城池攻守。如果河中府真的有伏兵,他们看到华夏军大规模的过黄河,那就会不顾一切的提兵杀过来。

金兵真的杀过来,折赛花不介意在黄河岸跟金兵进行一场决战。毕竟河中府的金军是以火器营为主的。这火器“宜守不宜攻,宜风不宜雨”的特点他折赛花还是知道的。如果金兵的火器营发动进攻,只要将他们的进攻阵型拖散了,那么拿着火器的单兵就是华夏军的“韭菜”,任鲁达、林冲带兵收割。又何况黄河上的摆渡船只都控制在华夏军手中,万一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