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守将没有皇上的诏令是不准私离防地进京的,柴将军私离防地进京罪同谋反,按律当斩,请皇上下旨以正律法。
闻言,赵恒点了点头道刘御史说得对,寇相,柴总兵怎么会如此大胆私离防地进京呢?
寇相道禀皇上,柴总兵此次进京是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才进京的,事出有因,不应该把私离防地之罪加到柴总兵的身上。
刘御史不让的什么事如此重要,竟然可以去触犯律法,再说了,事再重要也不可以置律法于不顾而去触犯它,谁触犯了律法谁就得被治罪,否则律法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寇相点了点头道刘御史说的有道理,不过,刘御似乎史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事情异常的紧急,直接威胁到了国家和江山社稷的安危,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去死板的遵守什么律法吗?
刘御史不信的道有寇相说的那么严重么。
寇相脸一沉冷冷的柴总兵身为朝廷的二品大员岂能不知道私离防地是个什么罪,既然知道了他为什么非要这么做,你以为他是白痴还是弱智,再不就吃跑了撑得没事找事啊。
刘御史被寇相顶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不由生气的寇相,你怎么说话呢。
寇相道那你说我该怎么说啊,人家柴总兵冒着杀头的大罪进京报告重要的事情,结果竟然差点被人给害死,刚脱离了虎口,气还没有喘匀呢,就又被你刘御史扣上了一顶私离防地要谋反的大帽子,我就奇了怪了,你刘御史干嘛不听一听是什么原因,为了什么事,你就闭着眼睛给人瞎定罪,而且还是一个二品大员,难道你跟柴总兵所说的事情有关系不成?
闻言,刘御史的脸一下子白了,急道我跟柴总兵只见过面,连招呼都从没有打过,我怎么会跟柴总兵说的事情有关系,寇相不要信口雌黄好不好。
寇相道既然如此,你干嘛要急不可耐的给人家柴总兵定罪要杀他的头呢,你这么做不觉得给人一种要杀人灭口的感觉么。
刘御史气的浑身颤抖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赵恒向二人道好啦,二位卿家不要再说了,再说就伤和气了。
二人忙向上躬身施礼齐声道遵旨。
刘御史气哼哼的退回到了班中。
赵恒向寇相问寇相,柴总兵到底为了什么事情来京城的?
寇相道柴总兵在太原抓到了一个辽国的信使,在他的身上搜出了一封密函,此密函是辽国的萧太后发给我朝一位大臣的秘密指令。
赵恒大惊的道什么,寇相说我朝的大臣中有一个大辽国的卧底奸细?
众臣一起向刘御史看去,刘御史这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脸色变的更白了。
寇相点了一下头道对,是这样的。
闻言,赵恒大怒,问道
寇相,这个奸细是谁?
寇相用眼向左右两边的大臣们看去,看到谁,谁下的身子就抖一下,但他看完后一笑的皇上,臣还不能说,因为里面出了点事儿。
赵恒忙问何事?
寇相道柴总兵得到这封密函后觉得事关重大,于是就亲自来京城了,因他是没有奉旨私自来京城的,不便抛头露面,于是就去找了兵部的龙尚书说了这件事情,他要龙尚书向皇上带奏此事。
可龙尚书却用下了迷药的酒灌晕了柴总兵,然后把柴总兵送出城去秘密的关押了起来,接着就造出了一个柴总兵投辽叛国的谎言来,而且还用这一谎言诬陷吏部的史侍郎是同谋,令史大人蒙冤下狱。
可龙尚书并不知道,柴总兵是带着夫人和儿子一块进京的,柴总兵失踪蒙冤以后,柴夫人就带着儿子告到了开封府李大人那里去了,李大人经过一番的侦查,找到了关押柴总兵的地方,带人把柴总兵救了出来,这才使得一桩叛国奇冤得以昭雪。
王钦暗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