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书听完后狂笑起来,他笑的眼泪都快流了下来,他仿佛听到了什么搞笑的事情。他看着熊原,仿佛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那么诡异。
“熊大人,你可是万民敬仰啊,居然说出这样的话。少数百姓的话,就不是心声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部分的人只会趋炎附势,没有自己看法,别人说好就是好,别人说差便就是差。如果是这样,你们就选择听那些多数人的,却忽略少数人的意见,才是自取灭亡。”
“真理在哪?在那些知道事实真相的人,如果这些人都没有看到过真相,只凭想象就轻易下结论,那怎么会是真理本身呢?枉你教书育人,连这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吗?”熊原怒骂道
“真相?什么是真相?你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吗?不能,我们永远看不到真相本身,既然看不到,又哪里来的真相呢?”管书冷静下来,说道
“我们是看不到真相本身,但我们能尽量还原真相,最终成为真相本身。而我们治学之人,本意便是还原世间的真理,若是连我们都枉顾事实,那天下还有什么真理可言呢?”熊原道
“说的好,熊大人果然是大文学家,不过这里是公堂不是你们讨论文学的地方,教书育人的活还是留到后面吧,我们先把案子结了,否则我们很难交差啊。”刘贺看着两个人完全无视公堂的讨论起做人的道理,立刻打断说道
“好,刘大人。”熊原点了一下头,又看向管书“管书,你刚才已经承认了你编写儿歌诬蔑皇后,至于你是替百姓传递心声,还是处于想出名,这些都只能由圣上裁定。”
“熊大人,我管书敬重你的为人,我也相信你会为民请命。我只能点燃这把火,剩下的就由你来完成了。”管书说罢一头撞向公堂的柱子上。
刘贺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管书说的不错,这把火肯定是烧起来了,谁也按不下去了。管书最终是没有死成,继续被收监。刘贺同熊原将结果呈给了熊文,熊文看了一下供词,心中大怒,管书的证词中明显是指着熊原再说。再加上最近的种种,熊文心中更加肯定是熊原在背后主导着一切。
不过熊文知道刘贺参与到其中,里面的水分是很大的,没有彻底弄服刘贺前,就还没到动熊原的时候。于是他批复此案就到此处,所有涉案人员一律处以极刑,立刻执行。并且在执行前任何人不得与之接触,所有接触者一律按同犯论处。
圣旨一下,聪明的刘贺心就寒了,皇帝的意思很明确,这件事就到此结束,如果谁敢再用这件事情炒作的话,下场就是死路一条。为什么皇帝这么偏向熊原呢?刘贺想不通,也想不明白,他一直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自认为没有什么过错,怎么突然之间就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想来想去都没有什么结果,最后决定去找另一个非常了解陛下的人,而且这个人也是自己的贵人,吕不韦。
吕不韦现在不问政事,也经常不在郢都,这两天皇后生辰,他才赶到郢都,送了皇后一份大礼。现在正是过去找他的最好时机。于是刘贺带着重礼前往商社,拜访。
“什么风把刘大人吹了过来?”吕不韦笑着说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有事想求一下吕先生。”刘贺恭敬的说道
“求人办事?您是我见过的最嚣张的了,别忘了你今天的位置可是我一力推荐的结果。”吕不韦直接来了一个下马威。
“吕先生不敢,在下是真心过来请教的。”刘贺赶紧行大礼。
“你是聪明人,就该知道树大招风”
“我做事一直很低调啊,从没有做什么过火的事情。”
“低调,尹杰当初也觉得自己做事低调,结果呢?”
“我可从没有这样的心,我是忠于陛下的。”刘贺解释道
“陛下都不信,你觉得还有谁信呢?”
“还请先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