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途殊同归聚特区(3 / 6)

危险啊孩子 肖远征 8421 字 2020-08-05

候还是穷得叮当响的,就这么睡了一个晚上的觉,也不见得睡得有多香,早上醒来,生产队长通知各家各户要在银行开一个存款扎子,大队要往每家每户的扎子上打钱。于是,他们走到银行开了存扎,一看“富了!成了万元户了!”那脸上顿时灿烂起来,很多人为此笑得合不拢嘴。当然啰,到了晚上就更加不好睡了。

——这还是小头,因为这是向外国人学习,有偿使用村民集体土地的补偿。

接下来,在建设国贸大厦时,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sz速度,被整整一代人传为佳话。更有趣的是,夏天工作的那个县的计划委员会主任,在1985年sz东门刚刚建设得有点规模的时候到了sz,他走进位于东门中路的金城大厦参观。

当时,这栋大厦一至四楼卖的是百货,主任一行人从一楼看到四楼,发现同一种商品居然在不同楼层价格不同,他说“有那么奇的同一栋楼的商品,价格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这样干吗?”

这主任考察回来,就跟夏天说了sz的见闻。

正是因为sz当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当时来sz的人并不是特别踊跃,特区建设也经历着时热时冷的状况。1986年,夏天到sg参加省经济理论研讨会,与gz、sz的代表做了详尽的交流。得到的信息是gz与sz相比,同级干部的工资,gz少50元,而gd其他地区则比sz少150元,实际相差不大。但sz在思想认识领域和行动上有冲劲,包括内地最害怕的不守规矩的做法。就在这次研讨会上,sz来的代表的发言也受到省里一些专家的批评。

会议结束后,夏天回到市里强烈要求分行组团考察sz,于是,1987年春天,夏天一行九人开了一部面包车,兴冲冲地来到sz。因为夏天所在市是山区,为了不给山区的金融工作者丢面子,九人都全副武装地穿上bj总行刚刚下发的西装行服和金利来领带。

当天,到了sz已经是晚上六点多钟,那司机找不到路,就从沙湾进来后党校旁的爱国路上经东门路——深南东路——文锦路——爱国路,又兜回东门路,就这样,兜了几圈。到最后,不得不下车问人,才找到驻深办所在地的湖贝路。大家在驻深办招待所住下。稍安顿好,一行人吃了晚饭,就在湖贝路溜达一回。

第二天早上醒来,这九人吃过早餐,又走到解放路的人民桥旁边。一看,当时的sz就建设到那里为止。更令人奇怪的是所到之处没有看到一个穿西装的人。这样,穿着西装的夏天一行就成了sz街头一景了。

夏天一行在市驻深办的安排下,参观了石岩湖、银湖度假村,游览了西丽湖。在西丽湖园区,夏天进得门来,招呼着同行照相,夏天本人就在右手边的一排商店旁照了一张单人像。

晚上回到市区的时候,司机有意把车从银湖入口(当时还没有北环路)开进红荔路,大家在市图书馆门口——也就是现在的荔枝公园的北门,发现人们在成行成市地买卖一张纸,这纸上写着“xxx公司股票,面值xx元。”夏天他们觉得新鲜,就下了车,在这股票市场里想看个端倪。

说来怪了,面值10元的纸,可以任由买卖双方20元15元的侃个不休,最后成交。

夏天看完后,对同行的林云华说“看这买卖,在sz要发财也不难啊!”

这时,只听当年已经五十多岁、并且在人民银行干了二十多年的林云华不解地问“这纸要从哪里进货?”

………

夏天一行九人,在深圳呆了半个月,应该见的朋友都见了,该了解的事都了解了,准备回去。一天晚上,夏天的老乡与学弟姚中平突然打电话来,夏天接了电话。

只听姚中平在电话里说“喂!夏股长吗?你同学沈存瑞听到你出来了,要见你。”

夏天说“那他什么时候有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