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是到蓬莱岛可以采到长生不老药。最妙的是,当年的徐福就已经知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窍门,骗得秦始皇颁发一道“三千童男童女征令”,带着经过一番遴选的三千优秀的中国人东渡扶桑国——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国,到了彼岸后竟不肯归来。其中不少人在异国他乡谈情说爱,以至结婚生子、开枝散叶,变成了日本人的祖先。后来,在国内的徐氏裔孙为避难南迁至jx南昌,经过一番折腾,又开始发展起来。因此,徐氏祖居东海,发迹南昌就成为家族的史实。
这对联中的“共存东海”四个字意蕴广阔、内外兼顾、古今咸宜。你看国内与国际遥相呼应,山川与大海紧密相连。最要紧的是内容蕴蓄,有点朦胧美,任你怎么理解都不为过。它既可以诠释我们今天外向型经济的原委,也可以为人类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论找到历史渊源。
而徐东海的父亲,辗转走了大半个中国,又回到了祖居地,把儿子取名为“东海”,就显得别有一番韵味。
话说回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州是一个不朽的名字——改革开放之初,因为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骂过它、弹过它;同样,后来人们也赞过它。但不管过去怎样,它现在为全球商人所乐道。
1994年初,正当徐东海悠然自得地过着他的小日子的时候,他老婆的姐夫,在sz的福田金融服务社当起了总经理,而这个金融服务社的当家人——董事长,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只要有钱花,业务上的琐事他是不问不管的。因此,他姐夫只要每个月往董事长的银行借记卡里划上一笔钱,便成了该社说一不二、呼风唤雨的一号人物。
总经理的老婆把老公的种种好处跟妹妹吹嘘了一番,勾引得自家妹妹芳心荡漾,自此茶饭不香。
徐东海左问右问,最终探得夫人的心思。于是,横下一条心,抱着“舍命陪君子”的决心,把专业银行的铁饭碗一丢,与他的老婆一起来到sz。他姐夫与湖贝金融服务社的庄宇总经理有同窗之谊,老同学说得上话,就把原来拟安排给湖贝金融服务社筹办人之一的任尔为当信贷一部经理的职务换了,转而安排徐东海当了湖贝金融服务社信贷一部经理。
故事中还有一个出道得早的人物来sz的情况应该交代,他就是卜一定。
他出生在h州西湖边上,祖宗三代都以经商为生。俗话说“近珠者赤,近墨者黑。”这话应在卜一定身上也没有多少出入。在父辈的熏陶下,他从小养就了八面玲珑、圆滑有余的功夫。有的时候笑口常开,但有的时候又尖钻刻薄;时而在有些问题上侃侃而谈,但时而又在有些事情上沉默是金地死守底线。人们有理由认为,假若稍加调教,他就是一个标准的小商人。
然而,卜一定的思想还是比较前瞻的。1985年,卜一定刚刚高中毕业,听说gd搞了sz特区,大兴土木,机声隆隆。他就跟他的父亲说“爸,我想去gd深圳闯一闯。新地方、新人物、新机会,好发财。”
他看见他父亲不吱声,又说“儿子现在长大了,你看,身为六尺奇男,只要能发财,全世界都可以去。”
父亲看见他主意已定,便说“是啊!你也大了,能出去做事,也是应该的。”
于是,卜一定就离开了h州只身来到sz。
这小子懒读书,没有什么学历,好在sz当时也不讲究这些。他起先在一个搞“三来一补”加工的香港老板的工厂里打工,解决一天三顿的吃饭问题。三年下来,觉得该跳槽了,就来到另一个“三来一补”的外资企业学着当会计,又干了两年。
一天,他在《sz特区报》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说的是香港皇朝公司要在sz办一个酒店,需要招聘大量中方人员。卜一定觉得这是一个转向商业的机会,于是,就提前到了皇朝公司设在sz的筹备处。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