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翻炒几下,火候还不够!”
忙完午饭,食堂有了一段空闲时间,几个炊事员凑在一起聊天,父亲靠在窗户边,心里盘算着:“要让职工们能吃得既营养又满意,就得在有限的食材中,琢磨出最佳的搭配组合。豆腐胡萝卜,加上没有肉的大骨头,或是酸菜粉条,大骨头,土豆用干辣椒炝锅,白萝卜绿箩卜丸子等等,或是用靠油渣包白菜,萝卜包子。”
几天后,父亲的新菜谱一实施,大家一到食堂就闻到了诱人的香气,纷纷涌着往窗口挤,生怕晚了打不到。到了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父亲还在昏黄的灯光下,一手拿着账本,一手握着笔,仔细核算着成本,心里念叨着:“怎么才能节省开支,又能保证饭菜的品质呢?”
生活的脚步不停歇,冬天又到了,麻烦事也跟着来了。
周五,寒风像愤怒的狮子一样咆哮着,雪花疯狂地飘落。食堂里,一位炊事员因为家里有病人,心神不宁,做苞米碴子、高粱饭时没提前泡。结果饭又硬还不熟,本来高梁米大碴子就不好消化。工人们端着饭碗,满脸的抱怨和不满,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父亲得知这一情况,刚好从外面采购回来,撂下箩筐,就急匆匆地赶来。他额头上的青筋暴起,眉头紧紧皱着,心里像着了火:“这可怎么行,不能让大伙就这么饿着肚子干活!”
他看了看周围的人群,当机立断:“用储存的大米做饭!”在等待米饭煮熟的过程中,又赶忙安排其他炊事员给大家做碗热汤。
父亲在食堂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来回踱步,眼睛一直盯着冒着热气的锅灶,嘴里不停地念叨:“快点,快点啊!”
好在米饭很快做好了,大家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经过这件事,父亲表情严肃地批评道:“工作的时候别把家里的情绪带过来,有事可以请假或者让别人带班,这里关系着几百人的吃饭问题,可不能马虎!”他在小黑板上写下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案,将厨师分组明确职责时,那表情严肃得让人不敢直视。
这件事给大家都上了一课。
不久,父亲又发现了新问题。有些炊事员在忙完其他工作流程后,切菜时没有严格消毒,加上天气炎热,部分职工出现了轻微的着凉拉肚子症状。
父亲急得团团转,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嘴里不停地念叨:“这可不行,食品安全和卫生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继续阅读
晚上,忙碌了一天的父亲顾不上休息,召集大家开了个临时会议。他一脸严肃地给大家讲这些事情的危害,边说边在小黑本上补充更为详细的食品安全措施,比如严格规定切菜消毒流程、增加饭菜保温设备等。他那认真的样子,仿佛在守护着最珍贵的宝藏。
第二天,父亲就带着大家一起做卫生,亲自示范如何正确消毒餐具和厨具。他挽起袖子,将餐具浸泡在热水中,加入适量的消毒剂,然后拿起刷子仔细刷洗每一个角落,边做边耐心地讲解:“这样,这样,都要刷干净,不能留一点脏东西。”
几天后,父亲采购回来不少蔬菜。平时大庆蔬菜少,这次赶上多进了一些,好在有地窖可以储藏。他招呼一个炊事员一起帮忙,忙得连汗都顾不上擦,嘴里还不停地安排着后续的工作。
天气渐渐凉了,工人们在室外工作很辛苦,父亲想起自己以前冬天干活的经历,决定早点做好饭菜的保温工作。他看着饭桶琢磨着:“菜可以盖棉被,可这大饭桶是圆的,盖棉被效果不好,也不方便。”
于是,他利用采买时用布票棉花票买的材料,晚上亲自缝制保温桶棉套。他坐在灯光下,眉头紧锁,神情专注,手中的针线不停地穿梭,心里想着:“一定要让大伙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一天的工作结束,父亲满脸疲惫,眼睛